[實用新型]改良式手術病員服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1612.9 | 申請日: | 2013-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0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立醫院 |
| 主分類號: | A41D13/12 | 分類號: | A41D13/12;A41D27/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良 手術 病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衣服,具體地說是一種改良式手術病員服。
背景技術
為了護理和治療的方便以及便于醫務人員的識別,病人在住院時都會穿病員服。目前,醫院普遍使用的病員服款式與睡衣無異,除去較為寬松以外并無特殊之處,上述款式的病員服對于一般的病人來說可以滿足使用需求,但是對于一些需要做手術等特殊的病人來說使用還存在不便。
實際的操作中,做完手術的病人在從手術室回病房時,病員服為反穿在病人身上的,即上衣的后衣片位于病人胸前的位置,衣袖依然套在病人的胳膊上。做完手術的病人一般都需要輸液,這樣傳統的病員服在給病人穿時就會十分不便,帶著輸液針的手臂在穿病員服時很容易給病人造成危險,此外,病員服反穿在病人身上時肩部容易下滑,導致病人的肩部裸露受涼,傳統病員服還存在不夠靈活、不便隨身攜帶物品的弊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式手術病員服,該病員服穿脫方便,便于調節衣服的肥瘦,既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又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且利于肩部保暖和隨身攜帶物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改良式手術病員服,包括上衣衣體,所述上衣衣體的前后衣片自衣袖內側經腋下至下擺縱側分別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處固定有連接件;所述的連接件為間隔設置的魔術貼粘扣,所述魔術貼粘扣包括相互配合的粘扣毛面和粘扣刺面;上衣衣體的前襟交合處由間隔設置的魔術貼粘扣粘合在一起,前襟交合處的魔術貼粘扣位于上方的部分為粘扣刺面,位于下方的部分為粘扣毛面,粘扣毛面縱向并列設置有多列;上衣衣體后衣片上設有一個口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穿脫方便,對于剛做完手術以及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只需將上衣衣體搭在病人的身上然后將各個魔術貼粘扣相連接即可,可減少對病人肢體的牽拉,減少肢體的不良活動,而且能夠避免病人肩部受涼,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若是需要局部的護理治療,只需將對應位置的魔術貼粘扣打開即可,有利于對病人的護理和治療。
2、穿著靈活,由于上衣衣體的前襟交合處縱向并列設置有多列粘扣毛面,粘扣刺面通過與不同粘扣毛面的配合能夠改變病員服的肥瘦,病人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
3、便于攜帶病人的隨身物品,在衣服的后衣片上設有一個口袋,手術完以后病人反穿衣服時取放物品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圖中:1上衣衣體,2連接件,3粘扣毛面,4粘扣刺面,5口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改良式手術病員服,包括上衣衣體1,所述上衣衣體1的前后衣片自衣袖內側經腋下至下擺縱側分別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處固定有連接件2;所述的連接件2為間隔設置的魔術貼粘扣,所述魔術貼粘扣包括相互配合的粘扣毛面和粘扣刺面;上衣衣體1的前襟交合處由間隔設置的魔術貼粘扣粘合在一起,前襟交合處的魔術貼粘扣位于上方的部分為粘扣刺面4,位于下方的部分為粘扣毛面3,粘扣毛面3縱向并列設置有多列;上衣衣體1后衣片上設有一個口袋5。
使用時,將上衣衣體搭在病人的身上然后將各個魔術貼粘扣相連接即可,若是需要局部的護理治療,只需將對應位置的魔術貼粘扣打開。上衣衣體1前襟交合的粘扣刺面4通過與不同粘扣毛面3的配合能夠改變病員服的肥瘦,病人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病人反穿衣服時,后衣片上的口袋5能夠方便的取放物品。
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說明書并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范圍。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立醫院,未經山東省立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161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