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0799.0 | 申請日: | 2013-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3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承;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氣密 連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連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密封連接光纖的連接座。
背景技術
目前,光纖在信息傳導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光纖與光纖之間的連接靠光纖連接座,如圖1所示,現有的光纖是通過帶有光纖插針1’和彈簧浮動連接結構2’的連接器來實現光纖的低損耗耦合,這樣即使連接器殼體連接精度不高,也能保證光纖端面的良好面接觸,并能提供一定的光纖端面預緊力。這種光纖連接器設計方法幾乎成為標準結構,市面上所有的商用光纖連接器均采用這一設計或同等設計,但是這種設計沒有考慮連接器的氣密性,使這種動態連接方式無法滿足飛機等特殊機械對氣密性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帶有密封功能的光纖氣密連接座。
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包括中空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至少一個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和至少一個光纖接出集束插頭,所述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和光纖接出集束插頭之間連通內部連接光纖,所述殼體內設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所述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和光纖接出集束插頭密封分隔在所述殼體不同的空腔內,所述內部連接光纖穿過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左端面或者右端面上設置密封膠層,所述密封膠層使所述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和光纖接出集束插頭密封隔絕在所述分隔板左右兩側的殼體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用分隔板將光纖接出集束插頭和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分隔,同時在分隔板的端面上設置密封膠層,使光纖接出集束插頭和光纖接入集束插頭之間空氣不相流通,使光纖的接入和接出具有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其中所述殼體還設置有彎曲限制裝置,所述彎曲限制裝置設置在所述分隔板左、右兩側,所述彎曲限制裝置為若干相互平行的立柱,所述立柱徑向截面半徑長度不小于纏繞其上的內部連接光纖端面直徑的10倍。光纖內部的纖芯是玻璃的,極易折斷,內部連接光纖在殼體內如果分布不規范,在集束插頭的插配時插芯后移,造成插芯后端與分隔板之間的空間狹小,造成內部光纖彎曲折斷,設置彎曲限制裝置是為了使內部連接光纖纏繞在立柱的表面固定,在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和光纖接出集束插頭與外部連接光纖的集束插頭插配和分離時來回竄動不至于使內部連接光纖折斷,而且嚴格控制立柱的徑向截面半徑,可以使內部連接光纖在立柱外圓周面纏繞時不會小于其彎曲度而有折斷的危險,同時限制裝置采用相互平行的立柱,是因為立柱結構簡單,方便光纖的纏繞。
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其中所述密封膠層包括高粘度打底膠層和氣密灌封膠層,所述高粘度打底膠層設置在所述分隔板與所述氣密灌封膠層之間。采用上述結構可以封堵內部連接光纖穿過分隔板時在分隔板上留下的空隙,增強分隔板的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其中所述殼體為中空柱體,所述一個光纖接入集束插頭和一個光纖接出集束插頭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兩端,所述殼體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圍繞所述殼體的軸環板,所述軸環板左端面或者右端面圍繞所述殼體設置環形凹槽,所述凹槽內放置密封圈。殼體采用柱體,結構簡單,兩個集束插頭直接放在殼體兩端,分隔板放在中間,方便集束插頭的設置,也方便分隔板把兩個集束插頭分隔,軸環板上設置密封圈,可以使本實用新型同外界安裝板材接觸時密封圈會貼在安裝板表面,防止安裝板兩側的空氣流通,增加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其中靠近所述密封圈一側的所述殼體外圓周面上設置圍繞所述殼體的螺紋,緊定螺母通過螺紋旋裝在所述殼體外圓周面上。增加緊定螺母,可以使密封圈與安裝板表面接觸的更加緊密、牢固,增加本實用新型同安裝板連接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光纖插針和彈簧浮動連接結構剖切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光纖氣密連接座剖切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07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四端口OLT光收發一體模塊
- 下一篇:GIS交流耐壓試驗放電故障定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