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歧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9787.6 | 申請日: | 2013-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44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毛琦;王新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4 | 分類號: | F02M35/104;F02B2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歧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發動機的進氣歧管。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發動機的進氣歧管一般都是安裝在節氣門和發動機缸蓋之間,主要作用是滿足每一個氣缸的單獨進氣,進氣歧管一般包括集氣室和進氣歧管,集氣室與節氣門連通,進氣歧管通過法蘭連接到發動機缸蓋上且與氣缸的進氣端連通。由于發動機的功率與吸入發動機的空氣質量流量有關,空氣質量流量與空氣密度有關,所以發動機工作容積和轉速確定后,通過對進入發動機氣缸的空氣預壓縮可顯著提高發動機的功率,然而目前一般的汽車發動機的進氣歧管對發動機氣缸進行通氣時難以通入預壓縮的空氣,使得發動機的進氣效率低,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歧管,能夠明顯改善發動進的進氣效率,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歧管,包括集氣室和進氣歧管,其特征在于:集氣室與進氣歧管之間設有諧振增壓機構,所述諧振增壓機構由相互連通的諧振腔和諧振進氣管構成,諧振腔與進氣歧管連通,諧振進氣管與集氣室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當采用上述結構以后,在一定的發動機轉速下,由于活塞周期性的運動引起進氣歧管中的氣體諧振,從而形成亥姆霍爾茲的諧振器,使氣體有一個附加的增壓效果,顯著提高了發動機的進氣效率,提高了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歧管,如圖1所示,包括集氣室30和進氣歧管20,集氣室30與進氣歧管20之間設有諧振增壓機構10,所述諧振增壓機構10由相互連通的諧振腔12和諧振進氣管11構成,諧振腔12與進氣歧管20連通,諧振進氣管11與集氣室30連通。具體地說,進氣歧管20用法蘭與發動機氣缸40連接,集氣室30也是用法蘭與進氣總管50連接,在一定的發動機轉速下,當空氣從外界經過進氣總管50、節氣門60進入集氣室30后,再經過諧振增壓機構10的諧振進氣管11、諧振腔12進入進氣歧管20,由于活塞周期性的運動可引起進氣歧管中的氣體諧振,從而形成亥姆霍爾茲的諧振器,這樣經過簡單的諧振增壓作用后,顯著提高了發動機氣缸的進氣效率和壓力,從而改善了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進一步的,為了增強進氣歧管內的氣體諧振效果,所述諧振增壓機構10為若干組,每組諧振增壓機構10的諧振腔12與均勻間隔布置的進氣歧管20連接,所述進氣歧管20與氣缸組對應連接。
更進一步的,為了確保各氣缸的進氣均勻,同時盡可能的減小振動和噪音,所述諧振進氣管11傾斜設置于諧振腔12與集氣室30之間,諧振腔12與集氣室30的空腔的長度方向一致,諧振進氣管11與諧振腔12之間的夾角β為35°~45°。
所述諧振進氣管11的長度為35~40cm,內腔為3.5~3.8cm,進氣歧管20的長度為10~15cm,內徑為3.2~3.5cm,并且所述進氣歧管20與諧振腔12、諧振進氣管11與集氣室30之間的連接處均為圓弧過渡連接,這樣設計可以減小進氣歧管的局部應力,延長進氣歧管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97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