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線束固定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9747.1 | 申請日: | 2013-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93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善鋒;王小云;石凡魯;張珊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2 | 分類號: | H02G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線束附件系統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產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主機制造廠對制造成本、制造工時以及消費者對汽車的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提高線束的使用壽命,汽車行李箱、車身等部位的線束要依靠線束支架固定,但是一般線束支架的體積較大,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且開模難度較大,并且依靠螺母或螺釘等在車身或車身附屬結構上固定,這種固定方式需要專用工具,操作復雜,且不便于裝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固定且裝配簡單的汽車用線束固定支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線束固定支架,包括與車體部件相連的連接部和用于約束線束的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圈為彈性的開口環,所述的連接部與卡圈的外壁相連,所述的連接部設置卡口與車體部件卡接配合。
本實用新型線束固定支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且裝配時不需要任何工具,線束固定支架上的卡口設置能消除與車體的裝配間隙,防止支架裝配后出現晃動現象,且卡圈部的反扣式卡扣能承受較大的拉脫力,能有效固定線束。這種線束固定支架使用時固定方便,能有效節省空間,且能避開車身鈑金銳邊,防止線束被劃破,從而提高了線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線束固定支架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線束固定支架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線束固定支架裝配狀態主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方案為,一種線束固定支架,包括與車體部件40相連的連接部10和用于約束線束的卡圈20,所述的卡圈20為彈性的開口環,所述的連接部10與卡圈20的外壁相連,所述的連接部10設置卡口與車體部件40卡接配合。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與車體部件40相連的卡口,使得固定線束時能方便地與車體部件40相連接,避免使用螺母與螺帽固定時需專用工具,因此裝配簡單。同時,開口環形卡圈20的設置能有效的約束線束,避免線束的凌亂布置,同時有效避免線束在車輛運行中任意地振動,防止線束被車身鈑金銳邊劃破,從而保護線束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具體的方案為,如圖1、3,構成所述的連接部10的卡口包括立板11,立板11的板面與卡圈20的軸向一致,如圖3、4所示,這可以理解為立板11的板面整體為條形板,其長度方向與卡圈20的軸長或孔芯方向一致且立板11的板面所在的鉛垂面與卡圈20的孔芯重合。立板11的外端邊緣設置第一卡槽12,第一卡槽12的槽口指向卡圈20所在側,立板11與卡圈20結合處的卡圈20外壁上設置第二卡槽13,第二卡槽13的槽口指向立板11的板面,第二卡槽13的懸置狀的槽壁外側設有角形卡口14,角形卡口14指向第一卡槽12和立板11所在側。換句話講,角形卡口14由兩個相互垂直布置的條形面構成,其中一面面向第一卡槽12所在位置,另一面面向立板11的板面。連接部10上卡口的設置是為了與車體部件40的卡接,裝配時車體部件40為行李箱門鉸鏈板,其形狀整體呈帶條狀,所述連接部10上的第一、二卡槽12、13與車體部件40的窄邊處卡嵌配合。安裝時先將第二卡槽13上的角形卡口14與車體部件40的一側窄邊貼合并適度用力抵壓,第二卡槽13由于其懸置結構具有變形能力,車體部件40的另一側窄邊則會擠入第一卡槽12處,隨后第二卡槽13伸展復位,最終第一卡槽12和角形卡口14相互配合將車體部件40卡接固定。
更為具體的,所述的卡圈20內壁周向設置有筋條狀的凸條21。凸條21的設置是為了能更好的固定裝配有線束的波紋管30,防止波紋管30軸向滑動、竄動。
另外,所述的卡圈20的中段部有一段薄壁段22。在裝配波紋管30時,為了使卡圈20的開口能適當張開使得波紋管30能嵌入到卡圈20內部,卡圈20的中段部設置有一段薄壁段22,這樣可使得裝配時操作簡單,采用局部壁厚稍薄的結構方便加工成型,又能滿足適當張開的彈性要求。
進一步的,如圖1、2,所述的卡圈20的開口端為一對反扣式卡扣23,這樣的設置是為了保證卡圈20能承受較大的拉脫力,避免在受到外力作用時線束會輕易從卡圈中脫離出去。其中,反扣式卡扣23的構造可以理解為類似雙手手心相對、手指反扣的構造,這種反扣結構能承受很大的拉脫力,結構也十分簡單。
為了能更好地固定和布置供線束穿過的波紋管30,所述的卡圈20在構成連接部10的立板11的板體長度方向上設置兩個。
另外,所述的薄壁段22和卡扣23分置在卡圈20最低位的兩旁,也就是說薄壁段22和卡扣23的高度高于卡圈20的最低部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97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汽車防碰撞報警裝置
- 下一篇:汽車前門防撞梁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