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煤礦供電無線通訊指揮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8544.0 | 申請日: | 2013-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1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林俊杰;劉鵬鶴;李樹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俊杰;劉鵬鶴;李樹奇 |
| 主分類號: | H04W84/10 | 分類號: | H04W84/1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供電 無線通訊 指揮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訊系統領域,特別是一種煤礦供電無線通訊指揮系統,具體用于煤礦供電、變電站管理和電力通訊。
背景技術
????目前煤礦用的有線無線一體化調度通訊系統,分為有線部分和無線部分。無線部分是有適用于各基站間采用串聯式或并聯式而組建成的,有線部分由調度機直接連電話機部分和網絡設備直連電話機部分組成。作為調度指揮系統的有力補充,無線部分和網絡設備直連電話機部分在非環網結構下,一旦一條物理鏈路出現故障即斷掉或是不能傳輸數據語音、視頻等,就會導致某一區域的通訊中斷,手機或是電話無法與區域外的聯系的問題,大大降低了有線和無線通訊的可靠性,在生產調度、工程施工、搶險救災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其改進和創新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煤礦供電無線通訊指揮系統,可有效解決煤礦調度通訊系統傳輸效果不理想、安全隱患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由調度中心設備、數字中繼臺設備、變電站固定臺設備和車載電臺設備組成,調度中心設備經無線通信傳輸信號與數字中繼臺設備連接,數字中繼臺設備經無線通信傳輸信號分別接變電站固定臺設備和車載電臺設備。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獨特,簡單合理,能滿足生產調度、工程施工、搶險救災中可靠通信的需求,使用效果好,是煤礦調度通訊系統上的創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框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調度中心設備的結構連接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數字中繼臺設備的結構連接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變電站固定臺設備的結構連接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車載電臺設備的結構連接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至圖5給出,本實用新型由調度中心設備、數字中繼臺設備、變電站固定臺設備和車載電臺設備組成,調度中心設備1經無線通信傳輸信號與數字中繼臺設備2連接,數字中繼臺設備2經無線通信傳輸信號分別接變電站固定臺設備3和車載電臺設備4。
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述的調度中心設備1包括電腦9、第一直流電源5a、調度固定臺6、第一同軸避雷器7a和第一全向玻璃鋼天線8a,第一直流電源5a接調度固定臺6的A腳,調度固定臺6的B腳接電腦,C腳經第一同軸避雷器7a接第一全向玻璃鋼天線8a,第一同軸避雷器7a接地。
所述的數字中繼臺設備2包括第二直流電源5b、交流電源11、鏈路臺12、數字中繼臺13、第二全向玻璃鋼天線8b和定向天線10,第二直流電源5b分別接鏈路臺12的A腳和數字中繼臺13的A腳,鏈路臺12的B腳經數據線接數字中繼臺13的C腳,鏈路臺12的C腳經第二同軸避雷器7b接定向天線10,交流電源11接數字中繼臺13的B腳,數字中繼臺13的D腳經第三同軸避雷器7c接第二全向玻璃鋼天線8b,數字中繼臺13的E腳接地,第二同軸避雷器7b和第三同軸避雷器7c分別接地。
所述的變電站固定臺設備3包括第三直流電源5c、固定臺14,第四同軸避雷器7d和第三全向玻璃鋼天線8c,第三直流電源5c接固定臺14的A腳,固定臺14的B腳經第四同軸避雷器7d接第三全向玻璃鋼天線8c,第四同軸避雷器7d接地。
所述的車載電臺設備4包括汽車電瓶5d、車載臺15和吸盤天線8d,汽車電瓶5d接車載臺15的A腳,車載臺15的B腳接吸盤天線8d。
所述的調度固定臺6型號為M8268,固定臺14型號為M8200,車載臺15型號為M8268。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調度中心設備1可安裝在煤礦的調度室內,車載電臺設備4可安裝在汽車內的副駕駛位置處,吸盤天線8d安裝在車頂,變電站固定臺設備3可以安裝于各個礦區,以實現各礦區與調度室語音和數據傳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能滿足生產調度、工程施工、搶險救災的可靠通信需求;
(2)能實現調度臺對用戶的單呼、組呼和全呼的選擇性通信;
(3)易于維護和管理;
(5)系統易于擴展:未來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逐步擴展,支持實現全業務區的覆蓋;
(7)系統能確保24小時連續運行,具備先進性、穩定性和可擴充性,且系統操作簡單,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
(8)系統具備單呼、組呼、群呼等語音調度方式;
(9)系統具備多基站聯網,實現遠程通信功能;
(10)系統具備對終端設備的通話錄音、定位、數據傳輸等管理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俊杰;劉鵬鶴;李樹奇,未經林俊杰;劉鵬鶴;李樹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85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