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立體交叉與平面交叉可相互轉換的低矮型立交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6504.2 | 申請日: | 2013-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59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緒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緒東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1000 內蒙古自治區呼***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交叉 平面交叉 相互 轉換 低矮 立交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交橋,特別是一種立體交叉與平面交叉可相互轉換的低矮型立交橋。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道路上行駛的主要是高度在2米以下的小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及行人,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過道方式是穿越機動車道.過街天橋和地下隧道,都是弱勢為強勢讓道,帶來很大的不便和危險性,2米以上的公共汽車和大中型車占比率很低,而且分時段行駛,而現有的立交橋都是按照大型車的要求來設計建造的,不僅橋身高大,轉彎半徑大,而且直接導致了占地面積大,建設成本大,即給通過路口的非機動車和行人帶來不便,也影響市容及街道周邊的發展與繁榮。而傳統的立交橋一經建成就不可能再改作普通的十字路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立體交叉與平面交叉可相互轉換的低矮型立交橋,在現有的車道上設置,不占用額外用地,在解決小型車.非機動車和行人方便快捷通過路口的情況下又不影響大型車的通過,在遇有特殊的情況下主橋上表面可以改為普通的十字路口使用,讓指定車輛迅速通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合城市道路使用,能大大緩解交通擁堵。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體交叉與平面交叉可相互轉換的低矮型立交橋,包括:主橋,第一輔助橋,第二輔助橋,第三輔助橋,第四輔助橋,第一引橋,第二引橋,第三引橋,第四引橋,第五引橋,第六引橋,第七引橋,第八引橋,第九引橋,第十引橋,第十一引橋,第十二引橋,第十三引橋,第十四引橋,第十五引橋,第十六引橋,第一連接橋,第二連接橋,第三連接橋,第四連接橋,第五連接橋,第六連接橋,第七連接橋,第八連接橋,第九連接橋,第十連接橋,
所述主橋,第一輔助橋,第二輔助橋,第三輔助橋和第四輔助橋均為立柱框架結構,橋下面設有橋洞可通行車輛,
所述第一連接橋與第二連接橋平行并分別與另一組互相平行的第三連接橋和第四連接橋處于一個直線路面上,且分別與主橋兩端的上表面及主橋東西兩側的第一輔助橋和第二輔助橋的上表面相連接;
所述第五連接橋.第六連接橋.第七連接橋平行并分別與另一組相互平行的第八連接橋.第九連接橋.第十連接橋處于另一個直線路面上,并且分別與主橋上表面的另外兩端及兩側的第三輔助橋.第四輔助橋上表面相連接;
所述第一引橋與第二引橋平行且兩端分別與第一輔助橋上表面及原路面相連接,并通過第一輔助橋分別與第一連接橋和第二連接橋直線相通;
所述第三引橋與第四引橋平行且兩端分別與第二輔助橋上表面及原路面相連接,并通過第二輔助橋分別與第三連接橋和第四連接橋直線相通;
所述第五引橋兩端分別與第三輔助橋上表面及原路面相連接,并通過第三輔助橋與第五連接橋.第六連接橋.第七連接橋直線相通;
所述第六引橋處于第六連接橋和第十二引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第三輔助橋上表面及主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并通過第三輔助橋與第五引橋直線相通;
所述第七引橋處于第十一引橋和第六連接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第三輔助橋上表面及主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并通過第三輔助橋與第五引橋直線相通;
所述第八引橋處于第十三引橋和第九連接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第四輔助橋上表面及主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九引橋處于第九連接橋和第十連接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第四輔助橋上表面及主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十引橋兩端分別與第四輔助橋上表面及原路面相連接,并通過第四輔助橋與第八引橋、第九引橋、第八連接橋、第九連接橋、第十連接橋直線相通;
所述第十一引橋處于第五連接橋和第七引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主橋上表面及第三輔助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十二引橋處于第六引橋和第七連接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主橋上表面及第三輔助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十三引橋處于第八連接橋和第八引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主橋上表面及第四輔助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十四引橋處于第十連接橋和第九引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主橋上表面及第四輔助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十五引橋處于第一連接橋與第二連接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主橋上表面及第一輔助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第十六引橋處于第三連接橋與第四連接橋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主橋上表面及第二輔助橋橋洞下的原路面相連接;
所述主橋、第一輔助橋、第二輔助橋、第三輔助橋、第四輔助橋的橋洞頂部距原路面高度均為2.2米。
所述行駛方向右側的連接橋和與連接橋平行的引橋與主橋連接處的上方設置有交通指示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緒東,未經張緒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65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瀝青路面真空沖擊復合式壓實裝置
- 下一篇:造紙通風密閉氣罩穩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