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4313.2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0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徐鋼春;顧若波;聶志娟;徐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A01M29/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8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苗種 池塘 培育 敵害 防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
背景技術
土池培育中敵害生物較多,早期培育階段的敵害生物主要有水生昆蟲及幼體,如水蜈蚣、水蠆及蝌蚪等,中后期的敵害生物主要有水鳥、青蛙、兇猛魚類及水鼠等。通常采用防鳥裝置及殺蟲劑全池潑灑殺滅,但是這種除了水鳥之外的敵害的防治疏忽了,而采用殺蟲劑的方法對水體生態環境有一定的破壞,同時也將魚苗培育的關鍵的餌料生物殺滅了,對魚苗培育效果有很大影響。因此,敵害生物的滋擾,使得育苗成活率降低、出苗量減少,甚至前功盡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提供的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無法有效防止敵害生物的滋擾,育苗成活率低、出苗量少,綜合經濟效益不理想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該敵害生物防護裝置包括:鋼管樁體、主線、鋼絲繩、膠絲網;
刀鱭育苗池的四周各邊各設置有一排所述鋼管樁體,所述鋼管樁體由小鋼管及大鋼管固定連接構成,所述小鋼管上設置有所述主線,沿所述主線的軸向間隔設置有井字形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上覆蓋有網目為8目的膠絲網。
進一步,所述鋼管樁體的四周采用遮陽網圍起,所述遮陽網的低端埋入土中。
進一步,每根所述鋼管樁體的間距在4米至6米之間,每根鋼管樁體埋入地面下的深度為50-100厘米。
進一步,所述大鋼管埋入地面下深度在50厘米至100厘米之間,所述小鋼管插入大鋼管后離地面高度在2.0米至2.5米之間。
進一步,所述主線離地面的高度在2.0米至2.5米之間。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該防護裝置的設置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敵害生物的滋擾,提高了育苗成活率,為刀鱭的規?;斯し庇爱a業化開發提供了的可靠保障,實用性強,具有較強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的實現流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敵害生物防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鋼管樁體;2、主線;3、鋼絲繩;4、膠絲網;5、遮陽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實用新型。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刀鱭苗種池塘培育中敵害防治裝置的實現流程。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1,在刀鱭人工授精的前1-2天,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組成的消毒藥物進行徹底消毒清塘;
步驟S102,對注入刀鱭育苗池的水源進行水質調控及過濾處理;
步驟S103,在刀鱭育苗池的四周及上方裝設敵害生物防護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步驟S101中,刀鱭育苗池規格為2-3畝/口。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步驟S101中,由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組成的消毒藥物得用量為100Kg/畝,生石灰與漂白粉的重量比例為9∶1。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步驟S102中,注入刀鱭育苗池的水源選擇清新的河水、江水或曝氣的井水,水質指標為:透明度30-40cm,溶解氧7-10mg/L,氨氮≤0.1mg/L;
過濾處理處理時,將進水管口設置80目的曬卷網,刀鱭育苗池中的水深控制在1.0-1.5米之間。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敵害生物防護裝置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該敵害生物防護裝置包括:鋼管樁體、主線、鋼絲繩、膠絲網;
刀鱭育苗池的四周各邊各設置有一排鋼管樁體,鋼管樁體由小鋼管及大鋼管固定連接構成,小鋼管上設置有主線,沿主線的軸向間隔設置有井字形的鋼絲繩,鋼絲繩上覆蓋有網目為8目的膠絲網。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鋼管樁體四周采用遮陽網圍起,遮陽網的低端埋入土中。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每根鋼管樁體的間距在4米至6米之間,每根鋼管樁體埋入地面下的深度為50-100厘米。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大鋼管埋入地面下深度在50厘米至100厘米之間,小鋼管插入大鋼管后離地面高度在2.0米至2.5米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線離地面的高度在2.0米至2.5米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43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磁閥進水管
- 下一篇:即熱式電熱水器調溫泄壓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