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4092.9 | 申請日: | 2013-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65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藤井貴央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 |
| 主分類號: | B60N2/56 | 分類號: | B60N2/5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建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座椅 空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有美國專利第5597200號說明書公開的技術。該現有技術具備送風機以及作為保持乘客的保持部件的座椅墊,經在座椅墊上形成的空氣流路,將從送風機送風的空氣吹向乘客。?
在該座椅墊上,在乘客就座時的乘客側的表面形成有多個在面方向上延伸的細槽。通過該細長槽形成細的空氣通路。另外,在座椅墊上形成有與表面側的細槽連通,且直到表面側的相反側的背面的粗的開口部。通過該開口部形成粗的空氣流路。?
在該現有技術中,從送風機送風的空氣從座椅墊的背面側進入粗的空氣流路,在座椅墊的表面側的分支部分開而進入細的空氣流路。然后,進入了細的空氣流路的空氣透過在座椅墊的表面設置的表皮部件而吹向乘客。?
但是,該現有技術存在下述的問題。在增大座椅墊表面的槽的寬度時,槽的形狀變顯眼,導致乘客的就座感惡化。因此,不能將一個槽在大范圍內形成。由細槽形成的空氣流路窄,空氣流動時的壓損大。?
另外,在乘客就座時,由于座椅墊的表面側被壓縮,因此在座椅墊的表面形成的細的空氣流路變窄,有時會被閉塞。基于這些理由,在現有技術中,存在無法從座椅墊的表面吹出大風量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吹出大風量成為可能。?
本實用新型的第1方式的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向乘客送風的送風機;?
保持乘客,并且在面向乘客的表面形成有多個吹出從送風機送來的空氣的吹出口的保持部件;以及?
設置于保持部件的表面側的相反側的背面側,且支承保持部件的支承部件,?
在保持部件的背面形成有一個凹部,該凹部的大小為遍及配置有多個吹出口的范圍的大小,凹部與多個吹出口分別連通。由在保持部件和支承部件之間設置的封閉部件覆蓋凹部,在凹部和封閉部件之間形成有空氣流路,在支承部件和封閉部件雙方形成有作為空氣流路的流入口的開口部,從送風機送風的空氣經開口部流入空氣流路,并從空氣流路分別分配給多個吹出口,并從多個吹出口吹出。?
在本實用新型中,構成向多個吹出口分配空氣用的空氣流路的凹部被形成于對乘客的就座感影響小的保持部件的背面側。由此,與在保持部件的表面側形成的情況相比,可將一個凹部遍及大范圍形成,可以減小在凹部流動時的空氣的壓損。另外,在保持部件的背面側設置凹部時,即使乘客就座,凹部也難以變窄。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與在保持部件的表面側形成槽的現有技術相比,大風量吹出成為可能。?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從所述凹部的底面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隔著所述封閉部件被壓在所述支承部件上。?
附圖說明
圖1是配置有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的車輛用座椅的剖面圖。?
圖2是圖1的座椅墊的背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圖1、2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圖中的上下前后等箭頭表示車輛搭載狀態下的方向。如圖1所示,車輛用座椅1具有支承就座者的臀部的座面部2以及支承就座者的背部以及腰部的?靠背部3。在靠背部3配置有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10。?
車輛用座椅空調裝置10具備:向乘客送風的送風機11;作為保持乘客的保持部件的座椅墊12;以及作為支承座椅墊12的支承部件的靠背盾(1umber?shield)13。?
作為送風機11,采用離心式送風機。送風機11經未圖示的支承部件被支承于座椅墊12的背面側。送風機11通過管道14與形成于座椅墊12的空氣流路連接。?
座椅墊12形成靠背部3的外形形狀。座椅墊12是構成墊子的東西,且由發泡氨基甲酸乙酯等彈性材料構成。座椅墊12被編織物、革等未圖示的表皮部件覆蓋。?
座椅墊12在面向乘客的表面12a上形成有多個吹出送風機11送來的空氣的吹出口15。多個吹出口15從座椅墊12的表面12a向其相反側的背面12b延伸,且貫通座椅墊12。?
如圖1、2所示,在座椅墊12的背面12b形成有一個凹部16,該凹部16的大小遍及配置有多個吹出口15的范圍。多個吹出口15位于凹部16的底面16a,凹部16與多個吹出口15分別連通。在圖2的例子中,遍及包括六個吹出口15的范圍而形成凹部16。?
如圖1所示,凹部16被設于座椅墊12的背面12b與靠背盾13之間的封閉部件17覆蓋。由此,在凹部16與封閉部件17之間形成有分配用空氣流路18。封閉部件17薄,且具有可覆蓋凹部16的大小的形狀。作為封閉部件17,采用雜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未經株式會社電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409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