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平流沉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2115.2 | 申請日: | 2013-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09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許洲;劉超;王增偉;蔡文雄;朱敏;周章華;袁莉;邵竹青;張春明;劉正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友聯竹園第一污水處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4 | 分類號: | B01D2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領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馬育麟 |
| 地址: | 200129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平流 沉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設施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的平流沉淀裝置。
背景技術
沉淀池一般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而平流沉淀池以其沉淀效果好,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施工簡易,平面布置緊湊及排泥設備已趨定型等優點,在水處理設施技術領域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在實際運行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平流沉淀池由于設計、運行、操作等各種原因保持池面潔凈、出水水質穩定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沉淀池池面潔凈、出水水質穩定的技術問題,針對平流沉淀池繼續進行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平流沉淀裝置,包括進水閘門、排泥閥、排泥管、刮泥機、擋流板、集水槽、出水閘門,所述進水閘門、出水閘門分別與沉淀裝置兩端相連,沉淀裝置又分別與所述排泥閥、排泥管、擋流板相連,所述擋流板設于沉淀裝置入口,所述集水槽設于沉淀裝置出口。
進一步的,該裝置還包括噴淋裝置;
進一步的,該裝置還包括撇渣裝置;
進一步的,該裝置還包括污泥斗,所述泥斗與所述排泥閥通過所述排泥管相連;
進一步的,該裝置的刮泥機還包括刮泥板部件,刮泥板沿直線循環運行,將污泥刮入所述污泥斗;
進一步的,該裝置還包括污泥渠,所述污泥經排泥閥排入污泥渠后進行后續處理;
進一步的,該裝置在污泥斗處還設有放空管;
進一步的,該裝置的集水槽的前段還設有所述集水槽的維修清潔平臺;
進一步的,該裝置的集水槽維修清潔平臺與池壁之間設有上下踏步,外側設有保護欄桿;
進一步的,該裝置排泥閥和排泥管為對應多組設置,排泥采用前、中、后多段同時排泥;
進一步的,該裝置的排泥閥采用套筒的方式將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渠,并可通過觀察污泥渠內排泥效果對所述排泥閥的開度進行調整。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
1.進水閘門,2-1、2-2、2-3、2-4.排泥閥,3.排泥管,4.刮泥機,4-1.刮泥板,5.擋流板,6.噴淋裝置,7.撇渣裝置,8.集水槽維修清潔平臺,9.集水槽,10.放空管,11-1、11-2.污泥斗,12.出水閘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平流沉淀裝置包括進水閘門1,排泥閥2-1、2-2、2-3、2-4,排泥管3,刮泥機4,噴淋裝置6,撇渣管7,集水槽9,污泥斗11-1、11-2,出水閘門12,泥水混合液從所述進水閘門1流入沉淀裝置,經所述擋流板5整流后進行泥水分離,沉淀后上清液由裝置后端的所述集水槽9再整流后,通過所述出水閘門12排出沉淀裝置進入后續處理設施,所述刮泥機4的刮泥板4-1沿直線循環運行,將裝置底部沉淀污泥緩緩刮入所述污泥斗11-1、11-2,再經排泥閥2-1、2-2、2-3、2-4均勻排入污泥渠進行后續處理,運行中池面飄泥及浮渣容易在所述撇渣裝置7附件聚集,通過所述噴淋裝置6與所述撇渣裝置7聯動,能夠有效地清除池面集聚的泥渣混合物,所述泥斗11-1、11-2與所述排泥閥2-1、2-2通過所述排泥管3相連,所述污泥斗11-1、11-2設有放空管10便于生產運行中緊急的放空檢修操作,所述集水槽9前段設有所述集水槽維修清潔平臺8。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集水槽維修清潔平臺8與池壁之間設有上下踏步,外側設有保護欄桿,目的是在所述集水槽9需要檢維修和定期進行清潔、清掃藻類等作業時,更加安全可靠,從而保持池面的潔凈。
本實用新型排泥采用前、中、后多段同時排泥,且所述排泥閥2-1、2-2、2-3、2-4均采用套筒的方式將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渠,可通過觀察污泥渠內排泥效果對所述排泥閥2-1、2-2、2-3、2-4的開度進行適當調整。
本實用新型可多池并聯,池壁多為共用,且雙面受力,能大大降低工程造價,此外,本實用新型既能保持排泥通暢,也能保持池面潔凈,實用性強,值得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友聯竹園第一污水處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友聯竹園第一污水處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21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