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以及板型吸熱側熱交換組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071913.3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2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P·S·卡德爾;G·S·弗里蘭;F·V·奧蒂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爾福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體 熱泵式 空氣 調節(jié)器 以及 吸熱 熱交換 組件 | ||
1.一種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包括:
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具有多個板(120),所述多個板堆疊并且氣密地密封在上游端板(126)和下游端板(128)之間,并且限定了:
冷凝/激冷部分(103),所述冷凝/激冷部分與所述上游端板(126)相鄰,其中所述上游端板(126)包括制冷劑進口(130)和吸熱冷卻劑出口(134);
再冷部分(106),所述再冷部分與所述下游端板(128)相鄰,其中所述下游端板(128)包括制冷劑出口(132)、吸熱冷卻劑進口(136)、再冷部分的冷卻劑進口(135)和再冷部分的冷卻劑出口(137);
制冷劑通道(122),所述制冷劑通道與所述制冷劑進口(130)和所述制冷劑出口(132)液壓連通,其中所述制冷劑通道(122)延伸通過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和所述再冷部分(106);
第一冷卻劑通道(124a),所述第一冷卻劑通道與所述吸熱冷卻劑進口(136)和所述吸熱冷卻劑出口(134)液壓連通,其中所述第一冷卻劑通道(124a)延伸通過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以及
第二冷卻劑通道(124b),所述第二冷卻劑通道與所述再冷部分的冷卻劑進口(135)和所述再冷部分的冷卻劑出口(137)液壓連通,其中所述第二冷卻劑通道(124b)延伸通過所述再冷部分(106);
其中所述第一冷卻劑通道(124a)和所述第二冷卻劑通道(124b)與所述制冷劑通道(122)非接觸地熱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還限定了制冷劑接納部分(104),所述制冷劑接納部分夾在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和所述再冷部分(106)之間,其中所述制冷劑通道(122)延伸通過所述制冷劑接納部分(10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劑通道(122)曲折通過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所述接納部分(104)以及所述再冷部分(106)中的至少一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劑通道(122)從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進入所述接納部分(104)的頂部,并且離開所述接納部分(104)的底部而進入所述再冷部分(106)。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的多個堆疊板(120)還限定了第一冷卻劑的集管(131),所述第一冷卻劑的集管(131)直線地延伸通過所述接納部分(104)和所述再冷部分(106),并且與所述第一冷卻劑通道(124a)和所述吸熱冷卻劑進口(136)液壓連通,且所述第一冷卻劑通道(124a)延伸通過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熱冷卻劑通道(124a)曲折通過所述冷凝/激冷部分(103)。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熱冷卻劑通道(124b)曲折通過所述再冷部分(106)。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熱冷卻劑通道(124a)與所述制冷劑通道(122)非接觸地對向流動。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體熱泵式空氣調節(jié)器(10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放熱側熱交換組件(110),所述放熱側熱交換組件具有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所述制冷劑進口與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的所述制冷劑出口(132)液壓連通,而所述制冷劑出口與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的所述制冷劑進口(130)液壓連通;以及
電力驅動的壓縮機(112),所述壓縮機用于使制冷劑循環(huán)通過所述放熱側熱交換組件(110)和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使得熱能從所述放熱側熱交換組件(110)傳遞至所述吸熱側熱交換組件(1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爾福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德爾福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191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容分類
- 下一篇:一種層級詞典的創(chuàng)建方法及圖像壓縮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