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板玻璃熔窯山墻與頂碹銜接處的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1500.5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58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強田云;徐善兵;王瀛;張治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5/16 | 分類號: | C03B5/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蘭 |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玻璃 山墻 銜接 密封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板玻璃熔窯,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平板玻璃熔窯山墻與頂碹銜接處的密封裝置。
平板玻璃熔窯是平板玻璃生產關鍵設備,由熔化部、卡脖、冷卻部及其它組成。熔化部、冷卻部由頂碹、山墻、池底、池壁等組成。頂碹為拱形結構,由多層耐火材料構筑,通常有優質硅磚層、優質密封料層、輕質硅磚層、保溫涂料層等構成,最內層的優質硅磚層承擔整個頂碹的受力,輕質硅磚層僅起保溫作用而不承擔受力。山墻為普通的直立墻,用優質硅磚砌筑而成,用于封擋頂碹的拱形面。考慮到熱膨脹因素,因而在山墻與頂碹的銜接處會預留膨脹縫,當熔窯達到工作溫度后,再用密封料將予以密封,但密封效果不甚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下的山墻與頂碹的銜接處密封效果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平板玻璃熔窯山墻與頂碹銜接處的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山墻與頂碹的銜接處設置一組楔形磚,楔形磚一側與山墻配合、另一側與頂碹配合。
所述每個楔形磚均由上楔形磚和下楔形磚組成,下楔形磚的上端面與上楔形磚的下端面配合連接。
所述每個楔形磚均由上楔形磚和下楔形磚組成,下楔形磚的上端面與上楔形磚的下端面配合連接。
所述上楔形磚的下端面與下楔形磚的上端面的形狀、大小一致,下楔形磚可為優質硅磚,上楔形磚可為輕質硅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山墻與頂碹銜接處的密封效果。
下面便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烤窯階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階段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板玻璃熔窯山墻與頂碹銜接處的密封裝置,包括山墻與頂碹的銜接處設置一組下楔形磚4,每個下楔形磚的上端面對應連有上楔形磚2,上楔形磚的下端面與下楔形磚的上端面的形狀、大小一致,所述上楔形磚2和下楔形磚4的一側分別與山墻1配合、另一側分別與頂碹3配合。
如圖1所示,在熔窯開始使用前,須進行緩慢的烤窯處理,同時須對上楔形磚和下楔形磚進行同步加熱、以使其受熱不再膨脹。由于同種材料高溫粘連效應,使頂碹水平膨脹力的垂直向上分力無法頂起整個楔形磚,因此在烤窯前,下層楔形磚和山墻、頂碹最多有兩個接觸點,以減少對頂碹水平膨脹力的阻力。?如圖2所示,待熔窯到達工作溫度后、既窯體各部位不再熱膨脹后,再將上楔形磚和下楔形磚安放到山墻與頂碹銜接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15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料咀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過濾干燥機的出料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