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板玻璃熔窯煙道不停產清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71373.9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94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善兵;程玉東;強田云;張治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5/16 | 分類號: | C03B5/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蘭 |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玻璃 煙道 停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灰裝置,特別涉及平板玻璃熔窯煙道不停產清灰裝置。
背景技術
在平板玻璃生產中,在熔窯燃燒后的煙氣及灰塵經蓄熱室、支煙道、煙道、窯壓控制閘板、煙囪而排入大氣。在一個熔窯周期(7~12年)內,平板玻璃為連續生產狀態,有些灰塵會不斷沉積在煙道內,占據煙道煙氣流動空間,長時間后就會影響煙道的使用效能。經過廣泛檢索,尚未發現有相關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階段玻璃熔窯的煙道在不停產的情況下而無法清理灰塵的缺點,而提出的平板玻璃熔窯煙道不停產清灰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平板玻璃熔窯煙道不停產清灰裝置,包括煙道,其特征在于:
在煙道的下方設有至少一個積灰槽,積灰槽與煙道底部的開口配合連接,積灰槽與煙道相連通。在每個積灰槽的上面分別連接兩個頂蓋,頂蓋分別設置在煙道的兩側。在積灰槽上煙道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閘板,閘板設置在煙道與頂蓋之間,閘板與積灰槽移動配合,閘板與頂蓋接觸配合。閘板分別與煙道和頂蓋形成密封結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積灰槽的內部設有兩個閘板槽,閘板與閘板槽配合連接。所述的積灰槽在開口處跨越煙道,且開口與積灰槽成拱形配合。拱形結構實現煙道跨越積灰槽,拱形結構用來作為煙道跨積灰槽時的支撐。
所述的閘板與煙道和積灰槽均組成密封結構。平時生產時閘板抬起,可在積灰槽內積灰,當需要清灰時放下閘板,閘板可以保障煙道的密封性。所述的頂蓋采用可拆卸的拱形結構。拱形結構與積灰槽組成的拱門截面始終用閘板封堵,來保持其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改善了煙道的使用效能,可以做到在不停產的情況下實現對煙道的清灰。操作簡單方便,在長期生產過程中節約了企業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圖2的A—A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結合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板玻璃熔窯煙道不停產清灰裝置,包括煙道1,其特征在于:在煙道1的下方垂直跨越積灰槽2,在煙道1的底部設有拱形的開口1a,積灰槽2與開口1a成拱形配合,積灰槽2直接與煙道1相垂直連通。在積灰槽2的上部分別連接兩個可拆卸的拱形頂蓋5,頂蓋5分別設置在煙道1的兩側。
在積灰槽2上煙道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閘板3,閘板3設置在煙道1與頂蓋5之間。在積灰槽2的內部均設有兩個閘板槽4,閘板3與閘板槽4移動配合,閘板3又與頂蓋5接觸配合。閘板3分別與煙道1和頂蓋5形成密封結構。
工作原理
本裝置由積灰槽、兩個清灰閘板、兩個閘板槽、兩組可拆頂蓋組成。積灰槽設置在煙道下方,與煙道垂直并貫通煙道,用于沉積灰塵;上部用可拆頂蓋密封,以便清灰時掀起。在緊貼煙道處設置清灰閘板,閘板槽用于限制清灰閘板只能上下移動。不清灰時為提起狀態,以使灰塵在積灰槽內沉積;在要清灰時,放下清灰閘板,以保障煙道的密封性,掀起可拆頂蓋,待灰塵冷卻后人工清除,清灰完成后,重新安裝可拆頂蓋,提起清灰閘板,使積灰槽恢復到積灰狀態。在整個清灰過程中,不會對煙道的密封性造成任何影響,也就可以做到不停產情況下實現煙道清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7137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異形玻璃橫彎鋼化爐的中間風柵壓條裝置
- 下一篇:含酚廢水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