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檢測有關辣椒辣度基因的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8607.4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82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忠;滕凌;張娟;路易斯伊格納羅;葉亞東;朱文華;王潤華;全利;潘鸝;胡娟;肖慧;葉汝章;楊紫俊;張俊;霍世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亞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34 | 分類號: | C12M1/34;C12Q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22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有關 辣椒 基因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有關辣椒辣度的基因,具體涉及一種檢測有關辣椒辣度基因的試劑盒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辣椒中辣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堿(capsaicin)。辣椒堿最早由Thresh在1876年從辣椒果實中分離出來并命名,如今在食品工業中作為添加劑和醫藥工業中作為抗菌、抗腫瘤和鎮痛藥物而被廣泛使用。同時它還可用作防污漆添加劑、生物農藥以及制造催淚彈和警用防衛武器等。其用途廣泛,?備受重視。此外,?辣椒堿含量也是評估辣椒一類果實品質的指標之一。?
1.??????辣味基因的鑒定?
辣椒堿(capsaicin),在分類學上看,只能在茄科辣椒屬(Capsicum)植物的果實中,特別是其中的子房隔膜(placental?dissepiment)中通過生物合成獲得。早期的遺傳學研究認為,辣椒辣味的產生是由單一顯性基因C(Pun1)控制的,在純合隱性基因c(pun1)作用下表現為辣味缺失,并且該基因對所有其他的辣味相關基因具有上位作用。Tanksley?等最先找到了一個與C基因連鎖的分子標記CD35,但遺傳距離大于10?cM。Ben等最先C基因位點定位于辣椒的第2號染色體上。后來,Blum等以甜椒品種Maor(Capsicum?annuum)與高辣辣椒BG2816(Capsicum?frutescens)為親本,構建了包含242個單株的F2群體,通過RFLP標記方法,遺傳作圖證實C基因位于第2號染色體上,并首次獲得了與C基因緊密連鎖的3個RFLP?標記和1個離C基因位點僅0.4?cM?的CAPS標記。隨后,Blum等在前期構建的F2群體基礎上,利用BSA法篩選到3個在不辣基因池與辣味基因池之間表現多態性的RAPD標記位點,通過成功轉換成SCAR標記后,將其中的一個主效QTL位點cap定位于辣椒的第7號染色體上,實驗證明該QTL位點可解釋在不同生境條件下表型變異的34%~38%。Lee等在一年生辣椒(Capsicum?annuum)中分離到一個與C基因共分離的辣椒素合成酶基因(Capsaicin?Synthase,CS),序列分析表明甜椒的CS基因5’上游區域存在一段2529?bp堿基缺失。Ben-Chaim等以微辣辣椒品種NuMex?RNaky(Capsicum?annuum)與高辣品種BG2814-6(Capsicum?frutescens)為親本,構建了包含396?個單株的F2群體及相應的F3群體,同時構建了包括SSR、AFLP、RFLP?共728?個標記的分子圖譜,找到了6個與辣椒素類物質含量相關的QTL位點,并分別定位于第3、4?和7?號染色體上。分析表明,辣椒素類物質含量表型變化主要貢獻(24%~42%)來自于主效QTL位點cap7.1和定位于2號染色體無主效作用的標記(NP0326)間的二基因作用,而QTL位點cap7.2很可能是Blum?等證實的對辣椒素類物質含量有顯著影響的QTL位點cap。Stewart?等在C.?chinense辣椒中發現了一個Pun1?基因的等位基因位點,并命名為pun12。序列分析發現pun12位點存在4個堿基缺失,導致編碼的蛋白質發生移碼突變(frameshift),最終導致辣椒辣味的散失。王巖等通過同源克隆法,從不同基因型辣椒中克隆了C基因的全長,序列比對分析證實,甜椒C基因5’端約689?bp的堿基缺失可能是造成其辣味散失的原因。最近,Stellari等(2010)又在另一個辣椒種Capsicum?frutescens中發現了新的等位基因位點pun13,實驗證明pun13轉錄本的缺失與辣椒辣味的散失相關。Wyatt等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發展了一套標記,用以區別不同辣椒種中Pun1、pun1、pun12和pun13基因型,這些標記的獲得為辣椒種質資源的鑒定與辣椒育種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2.??????Pun1基因的不同突變類型
2.1????pun1
pun1型突變會形成一個約2.5kb的片斷缺失,導致Pun1基因的啟動子和大部分的外顯子1(exon1)的缺失,最終阻止Pun1基因轉錄和表達。見圖4。
2.2????pun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亞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常州亞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86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彎曲菌多重PCR檢測試劑盒
- 下一篇:病菌集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