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杠桿式拉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8268.X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15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煥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南燕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13/22 | 分類號: | B65B13/22;B65B13/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1265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杠桿 拉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杠桿式拉緊器。
背景技術
????貨物運輸的過程中,通常需要把貨物捆綁住,以防止貨物脫落或者互相碰撞而造成的丟失或者損壞。用繩索直接捆綁的方式雖然很常用,但是費時費力,且難以將貨物捆綁緊。拉緊器是一種先進的捆綁工具,采用拉緊器進行捆綁既安全又方便,深受大家的歡迎。
????現有的拉緊器有很多種,其中杠桿式拉緊器就是其中一類應用及其普遍的拉緊器。因長期使用杠桿式手柄與第二連桿的U形槽之間的卡位很容易松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會顛簸、搖晃、震動等情況,已經卡位在第二連桿的U形槽內的杠桿式手柄還是很容易脫離第二連桿的U形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杠桿式拉緊器。
本實用新型的杠桿式拉緊器包括杠桿式手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掛鉤、第二掛鉤;所述的杠桿式手柄前端開有通孔;第一連桿的一端設于杠桿式手柄的通孔內,并與杠桿式手柄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設有一環形搭扣;第一連桿的環形搭扣與第一掛鉤上的環形搭扣通過圓環扣連接;所述的第二連桿的一端開有U形槽,另一端設有一環形搭扣;第二連桿的環形搭扣與第二掛鉤的環形搭扣通過圓環扣連接;杠桿式手柄前端與第二連桿的U形槽開口端鉸接,通過扳動杠桿式手柄,杠桿式手柄前端設于第二連桿的U形槽內。
所述的第二連桿設有自鎖裝置,自鎖裝置包括鎖環和卡位塊,第二連桿的U形槽一側設有鎖環,另一側設有一與鎖環相對應的卡位塊,用于卡住鎖環。
本實用新型杠桿式拉緊器利用扳動杠桿式手柄,縮短第一掛鉤與第二掛鉤的距離,使得貨物拉緊。本實用新型杠桿式拉緊器帶有自鎖裝置,以防止拉緊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扳動杠桿式手柄與第二連桿的U形槽之間的卡位變得松弛,而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因顛簸產生的扳動杠桿式手柄脫離第二連桿的U形槽所造成的事故。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且更具有安全性,適用于工業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捆綁貨物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分析。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杠桿式拉緊器包括杠桿式手柄1、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3、第一掛鉤4、第二掛鉤5;所述的杠桿式手柄1前端開有通孔;第一連桿2的一端設于杠桿式手柄1的通孔內,并與杠桿式手柄1鉸接,第一連桿2的另一端設有一環形搭扣;第一連桿2的環形搭扣與第一掛鉤4上的環形搭扣通過圓環扣連接;所述的第二連桿3的一端開有U形槽,另一端設有一環形搭扣;第二連桿3的環形搭扣與第二掛鉤5的環形搭扣通過圓環扣連接;杠桿式手柄1前端與第二連桿3的U形槽開口端鉸接,通過扳動杠桿式手柄1,杠桿式手柄1前端設于第二連桿3的U形槽內。?
如圖3所示,所述的第二連桿3設有自鎖裝置6,自鎖裝置包括鎖環6-1和卡位塊6-2,第二連桿3的U形槽一側設有鎖環6-1,另一側設有一與鎖環6-1相對應的卡位塊6-2,用于卡住鎖環6-1。
如圖1、圖2所示,未工作狀態時,杠桿式手柄1沒有嵌在第二連桿3的U形槽內。捆綁貨物時,扳動杠桿式手柄1旋轉180°正好嵌在第二連桿3的U形槽內,縮短第一掛鉤4與第二掛鉤5的距離,這時貨物被捆緊;然后將鎖環6-1扣在卡位塊6-2上,產生自鎖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南燕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南燕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82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觸摸屏
- 下一篇:塑鋼帶捆扎機捆帶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