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數據儲存電子交易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8116.X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47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葉劍華;葉連森;王項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劍華;葉連森;王項 |
| 主分類號: | G07G1/12 | 分類號: | G07G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陳琳 |
| 地址: | 31805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儲存 電子 交易 一體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儲存電子交易一體機,該設備用于對電子標簽、IC卡等進行讀寫商品信息,同時可支持和電子秤、電腦等進行對接,實現數據的傳輸和上傳下載,還可針對電子秤當前的交易數據實現電子交易結算功能。
背景技術
專利號為200820154137.2,名稱為“一種用于脫卸式多功能金融終端的手持機”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手持機,包括CPU、CPU同時連接存儲器、鍵盤模塊、射頻模塊以及讀卡模塊,其中讀卡模塊可以是非接觸卡讀卡模塊,包括相互連接的非接觸卡讀卡芯片以及天線,非接觸卡讀卡芯片連接CPU;讀卡模塊也可以是磁條卡讀卡模塊,包括相互連接的磁卡信息處理芯片以及磁條卡接觸口,磁卡信息處理芯片連接CPU。上述技術方案的缺陷和不足是功能單一,存儲功能有限,無法與遠程服務器連接傳輸數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能實現數據的雙向傳輸和實現電子交易結算的數據儲存電子交易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數據儲存電子交易一體機,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殼體內安裝有RFID芯片、wifi模塊、LCD模塊、flash存儲芯片和CPU芯片,所述的RFID芯片、wifi模塊、LCD模塊、flash存儲芯片分別與CPU芯片連接,CPU芯片與外接電源連接,上述RFID芯片、wifi模塊和flash存儲芯片與CPU芯片之間分別均為雙向通訊,CPU芯片與LCD模塊之間單向通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RFID芯片優選采用復旦FM1108。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wifi模塊與CPU芯片的RS232串口連接。傳輸穩定,使用感受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flash存儲芯片優選采用三星K4S561632H。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CPU芯片優選采用上海復旦FM1208。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正常工作狀態下,CPU芯片通過串口實時檢測是否有第三方如電子秤的交易的動作,如果檢測到有交易數據,即通過LCD模塊顯示交易金額,同時啟動RFID芯片,檢測是否有RFID卡在讀卡區域。如果讀卡區域有卡,即根據電子秤發送的數據,對RFID卡進行扣款動作。扣款動作完成后,CPU芯片會發交易數據到FLASH存儲芯片里存儲。當實用新型通過wifi模塊與服務器連接時,服務器先發一條提取記錄的命令到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收到命令后,會返回一個未讀記錄的編號到服務器,服務器收到命令后,會按照這個編號提取本實用新型FLASH存儲芯片內的記錄。這個的操作會一直循環進行,直到本實用新型FLASH存儲芯片內的記錄都提取完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有RFID芯片1、wifi模塊2、LCD模塊3、flash存儲芯片4和CPU芯片5,所述的RFID芯片1與CPU芯片5連接,雙向通訊實現讀寫卡的功能。RFID芯片1優選采用復旦FM1108。wifi模塊2與CPU芯片5的RS232串口連接,雙向通訊實現與服務器通訊的功能。LCD模塊3與CPU芯片5連接,CPU芯片單向與LCD模塊3通訊,實現顯示交易金額等信息的功能。flash存儲芯片4與CPU芯片5連接,雙向通訊用于存儲和調取交易記錄。flash存儲芯片4優選采用三星K4S561632H。CPU芯片5與外接電源連接,所述的CPU芯片5優選采用上海復旦FM120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劍華;葉連森;王項,未經葉劍華;葉連森;王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81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放射檢查用乳腺托架
- 下一篇:新型飯盒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