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吊線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067218.X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67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詩東;王旭生;唐香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9/12 | 分類號: | G01C9/12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師事務所 53110 | 代理人: | 龔筍根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吊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墻柱模板垂直度檢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吊線桿。
背景技術
墻柱模板安裝完后,通常要對墻柱面垂直度進行檢查,常規(guī)做法是操作人員上至墻柱頂部,放下吊線錘,上、中、下同時測量吊線與模板面的距離,根據(jù)上、中、下測量間距的差值,來判斷模板安裝面的垂直度偏差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此種做法需2個以上操作人員協(xié)同作業(yè),上部吊線人員需在高處腳手架上操作,操作很不方便,效率低,且安全隱患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吊線桿,它能夠有效地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高墻柱模板垂直度檢查效率和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吊線桿,包括立桿,所述立桿的一側設置有與其垂直的水平桿,所述水平桿為兩根,分別位于立桿的上部和中部,所述水平桿上設置有刻度尺,位于立桿上部的水平桿上固定有吊繩,所述吊繩的下端設置有線錘。
作為優(yōu)選,位于立桿上部的水平桿的頂部與立桿的頂端平齊。
作為優(yōu)選,水平桿和立桿之間設置有斜撐桿。
作為優(yōu)選,位于立桿中部的水平桿與立桿之間未設置斜撐桿。
作為優(yōu)選,所述立桿、水平桿和斜撐桿由硬質木條或者硬質塑料管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吊線桿檢查墻柱面垂直度,操作人員可直接在樓地面上作業(yè),將立桿遠離水平桿的一側貼于墻柱表面,由于立桿中上部安裝了兩個水平桿,水平桿上有刻度尺,可直接讀數(shù),測量時,墻柱面上部和中部不用再次測量,可以由一個人獨立完成,且只測量下部吊繩離模板面的距離,操作簡單,作業(yè)效率大大提高,無安全隱患。立桿上部的水平桿的頂部與立桿的頂端平齊,檢測時,可將立桿頂端伸至墻柱的頂端,使檢查更加準確全面。斜撐桿使水平桿和立桿之間的連接更加穩(wěn)固。由于位于立桿中部的水平桿受力較小,則無需設置斜撐桿,減少材料,節(jié)約成本。所述立桿、水平桿和斜撐桿由硬質木條或者硬質塑料管制成,材料成本低,加工容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個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立桿;2、水平桿;3、刻度尺;4、斜撐桿;5、吊繩;6、線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吊線桿,包括立桿1,所述立桿1的一側設置有與其垂直的水平桿2,所述水平桿2為兩根,分別位于立桿1的上部和中部,所述水平桿2上設置有刻度尺3,位于立桿1上部的水平桿2上固定有吊繩5,所述吊繩5的下端設置有線錘6。位于立桿1上部的水平桿2的頂部與立桿1的頂端平齊,該水平桿2和立桿1之間設置有斜撐桿4,斜撐桿4使水平桿2和立桿1之間的連接更加穩(wěn)固。由于位于立桿1中部的水平桿2受力較小,則無需設置斜撐桿4,可以減少材料,節(jié)約成本。
作為優(yōu)選,所述立桿1、水平桿2和斜撐桿4由硬質木條或者硬質塑料管制成,材料成本低,加工容易。
本實用新型采用吊線桿檢查墻柱面垂直度,操作人員可直接在樓地面上作業(yè),將立桿1遠離水平桿2的一側貼于墻柱面,吊繩5在線錘6的作用下繃直,由于水平桿2上有刻度尺3,可以直接依次讀取吊繩5在兩個水平桿2的刻度尺3上對應位置的讀數(shù),測量時,墻柱面上部和中部不用再次測量,可以由一個人獨立完成,且只測量下部吊繩5離墻柱面的距離,操作簡單,作業(yè)效率大大提高,無安全隱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721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