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集氣管道防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6277.5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99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選;萬龍;李文廣;付玉亮;李文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L53/00 | 分類號: | F16L5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韓天寶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道 防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氣管道防凍器,屬天然氣集輸配氣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氣田集氣系統的井場集氣站、管道沿線加熱站、集中集氣站、輸配氣站等需要升溫防止水合物生成管道防凍器。
背景技術
天然氣在生產集氣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由于節流產生“焦耳-湯普遜”溫降效應,產生水合物并形成管道凍堵,導致集輸工藝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為防止水合物凍堵,國內外通常采用的措施有注甲醇法、多級水套加熱爐升溫法和電加熱帶升溫法三種方法。其中,注甲醇法需要在天然氣集輸系統安裝甲醇注入設備及配套工藝流程,且含甲醇的污水處理有一定難度,費用較高。多級水套加熱爐升溫法是氣田集氣工藝經常采用的措施,需要在井場設置水套加熱爐、放空系統和燃料氣返輸管道,能耗高,管理難度大。電加熱帶升溫法采用電熱帶纏繞在管道上加熱,由于電能利用率不高,一般只用于管道局部加熱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工藝復雜、能耗高的缺陷,提供一種旨在取代注甲醇法和多級水套加熱爐法等工藝,防止形成天然氣水合物凍堵的在線集氣管道防凍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集氣管道防凍器,包括管段殼體、連接法蘭、盲板法蘭、電加熱棒和電源控制器,管段殼體兩端分別焊接有第一連接法蘭和第三連接法蘭,在管段殼體的管壁上焊接有進氣短節,進氣短節上焊接有第二連接法蘭;盲板法蘭上開有通孔,其通孔內安裝有電加熱棒,盲板法蘭通過螺栓與管段殼體上的第三連接法蘭連接。
管段殼體外管壁上安裝有自控探頭,自控探頭通過電線與電源控制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利用電加熱棒的電力熱能與密閉管道系統內的天然氣介質直接安全傳熱,電熱轉換效率可達95%以上,確保天然氣集輸系統安全運行,工藝設施簡單、工程投資低,提高了集輸工藝技術水平和氣田開發整體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管段殼體5、連接法蘭、盲板法蘭7、電加熱棒4和電源控制器8組成,管段殼體5兩端分別焊接有第一連接法蘭3a和第三連接法蘭3c,在管段殼體5的管壁上焊接有進氣短節9,進氣短節9上焊接有第二連接法蘭3b;盲板法蘭7上開有通孔,其通孔內安裝有電加熱棒4,盲板法蘭7通過螺栓與管段殼體5上的第三連接法蘭3c連接。
所述管段殼體5外管壁上安裝有自控探頭6,自控探頭6通過電線與電源控制器8連接,可根據管段殼體5內的氣體溫度的變化控制電源控制器8啟閉,可實現無人值守。
通過進氣短節9上的第二連接法蘭3b和管段殼體5上的第一連接法蘭3a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集氣管道上的進、出口閥門上,圖中箭頭為氣體進出方向,打開電源控制器8使電加熱棒4加熱,即可避免集氣管道內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防止集氣管道凍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62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數式伸縮縫密封橡膠帶夾持力試驗裝置
- 下一篇:硝酸裝置高效尾氣分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