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器皿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5108.X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41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袁華祥;劉逸彤;黃宏亮;余莎莎;高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G23/00 | 分類號: | A47G23/00;A47G23/03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器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器皿墊。
背景技術
就餐時,我們經常會用到大小不同的盤碟碗杯等餐具,當我們把盛有熱菜熱湯的容器直接放在桌面上時,很容易就燙壞桌面。為此,人們采用器皿墊實現容器的隔熱,使其不至于燙壞桌面。然而,現有的器皿墊普遍存在有不能夠靈活變通以適應不同大小容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器皿墊,其能夠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能夠靈活變通以適應不同大小容器的問題,并具有結構簡單、方便實用且能折疊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器皿墊,包括鋼圈和多個墊條,多個墊條是沿鋼圈的周向均勻分布,墊條在水平截面上為條形結構,且其頂部和底部均是平坦的,墊條與鋼圈的接觸點到墊條另一端的距離略小于鋼圈的半徑,墊條的一端設置有彈性夾扣,彈性夾扣的內側為圓弧形,并在使用時與鋼圈的外圓周緊密匹配,以實現墊條以鋼圈為軸、以彈性夾扣為支點在垂直平面上的旋轉。
墊條為梯形結構,其與鋼圈接觸的一端的寬度比另一端寬度小。
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墊條在垂直平面上的旋轉,可實現適用于不同大小的器皿;此外,墊條很方便地拆卸更換,由此使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實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合攏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合攏狀態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使用前鋼圈和安裝墊條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使用前鋼圈和安裝墊條接觸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鋼圈和安裝墊條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器皿墊包括鋼圈1和多個墊條2,多個墊條2是沿鋼圈1周向均勻分布,墊條2的一端設置有彈性夾扣3。墊條2在水平截面上為條形結構,且其頂部和底部均是平坦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墊條2為梯形結構,其與鋼圈1接觸的一端的寬度比另一端寬度小。在附圖中,僅僅示出4個墊條2,應該理解的是本發明絕不局限于此。
墊條2與鋼圈1的接觸點到墊條2另一端的距離略小于鋼圈1的半徑。
如圖5至7所示,彈性夾扣3的內側為圓弧形,并在使用時與鋼圈1的外圓周緊密匹配,以實現墊條2以鋼圈1為軸、以彈性夾扣3為支點在垂直平面上的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需要放置比較小的器皿(比如碗、碟等)時,使鋼圈1與彈性夾扣3緊密匹配,然后以彈性夾扣3為支點,垂直旋轉墊條2,使墊條2不與鋼圈接觸的一端朝向鋼圈1的圓心,并將器皿放置于墊條2上。當需要放置比較大的器皿(比如飯鍋、湯鍋等)時,使鋼圈1與彈性夾扣3緊密匹配,然后以彈性夾扣3為支點,垂直旋轉墊條2,使墊條2與鋼圈接觸的一端朝向鋼圈1的圓心,并將器皿放置于墊條2上。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51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