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及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5035.4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7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杰;陳寶仁;蕭琨;許柏濤;張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2/931 | 分類號: | H04L12/931;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謝偉;曾旻輝 |
| 地址: | 510699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電 混合 物理層 交換機 測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配線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及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實驗室網絡電纜布線系統和光線布線系統主要采用ODF(Optical?Distribution?Frame)架和NDF(Network?Distribution?Frame)網絡配線架的形式。NDF架是專為網絡通信機房設計的網線(5類線或6類線)配線設備,具有網線固定和保護功能、網線終接功能、調線功能。ODF架側是專為光纖通信機房設計的光纖配線設備,具有光纜固定和保護功能、光纜終接功能、調線功能、光纜纖芯和尾纖保護功能。兩者既可單獨裝配成光纖配線架,也可與數字配線單元、音頻配線單元同裝在一個機柜/架內。
但是,隨著產業的發展以及競爭的加劇,網絡設備功能愈益復雜,性能愈益強大,質量愈益可靠,測試實驗室也相應呈現出規模愈益龐大,設備類型愈益多樣,設備數量愈益眾多,測試拓撲愈益復雜。在傳統的實驗室管理、使用過程中,NDF和ODF的走線、布線、設備之間的拓撲連接/切換/保存/加載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因為,傳統上,這些事情都是以手工、現場的方式來進行的,這會導致如下問題:1.手工操作費時費力,效率不高;2.手工容易誤操作,質量不高;3.手工操作為物理操作,容易造成物料損耗;4.手工操作難以跟蹤紀錄,容易導致混亂,維護不易。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操作無需手工操作、高效率的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及測試系統。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包括機架和機框,所述機架內設置數個安裝座,所述機框與所述安裝座相安裝連接;所述機框包括光接口業務框、交換路由處理框、綜合監控處理框和端口卡板框,所述綜合監控處理框內設置控制管理單元,所述光接口業務框、交換路由處理框、綜合監控處理框和端口卡板框均與所述控制管理單元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端口卡板框內設置有多端口卡板、CF卡插口、Console控制接口和以太網接口,所述多端口卡板、CF卡插口、Console控制接口和以太網接口均與所述控制管理單元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機框還包括交流電源框,所述光接口業務框、交換路由處理框、綜合監控處理框和端口卡板框與所述交流電源框相連接。
一種測試系統,包括被測試儀器、測試儀器、控制電源以及如上所述的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所述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連接在所述被測試系統與測試系統之間,所述被測試系統、測試系統、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與所述控制電源電連接。
所述測試儀器為網絡測試儀、協議分析儀、損傷仿真設備中的一種。
測試系統還包括輔助設備,所述輔助設備為串口服務器、便攜移動推車、自動跳線機、機架、空調中的任一種。
上述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1、支持遠程操作,使得測試人員可以遠程測試,遠離測試噪聲大、輻射強的測試現場。
2、支持集中化、統一化、分類別、層次化的資源管理,使得管理部門能夠高效、方便的進行規劃和管理。
3、支持拓撲建立、拓撲更改、拓撲切換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使得測試人員無須手工進行設備、線纜操作,保證實驗室的美觀整潔。
4、提供集中化、統一化管理功能,使得實驗室資源得以共享和復用,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
5、提供遠程操作功能,使得拓撲建立、拓撲更改、拓撲切換等操作可以在舒適安全的辦公區進行操作,遠離測試現場、遠離噪聲、遠離輻射、保障健康。
上述測試系統大大減少了因測試網絡結構變換,而頻繁在數據網絡設備端口及測試儀表端口之間改變跳線方式的工作量;通過網絡拓撲管理系統可直觀管理測試網絡結構,一方面很方便發現測試網絡的連接錯誤及物理層不通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對測試網絡資源占用情況一目了然,便于測試網絡資源共享,測試工作并行開展;避免了頻繁拔插設備及儀表的物理端口,減少了因端口損壞,造成測試不通的概率;有效減少了配線架的數量,節省了機房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光電混合物理層交換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端口卡板框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綜合監控處理框,20、光接口業務框,30、交換路由處理框,40、端口卡板框,41、多端口卡板,42、CF卡插口,43、Console控制接口,44、以太網接口,50、交流電源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未經廣東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50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