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質處理用人工水草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4057.9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00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丁扣林;凌宏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市德林水處理工程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科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張亞軍;夏新 |
| 地址: | 23825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質 處理 用人 水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質處理領域,尤指用于處理、改善自然水域或人工水域的一種水質處理用人工水草。?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生活廢水、工業廢水、農藥等廢棄物讓地表和地下水資源受到更加嚴重的污染。由于水資源總體質量不斷下降,湖泊、景區的水質嚴重富營養化,多為V類水甚至是劣V類水,水體的使用功能和自身修復功能已部分或全部喪失,景觀效果受到致命影響。?
為保障飲用水安全,水體生態修復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研發了一批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如各種人工水草等,對水體的生態修復與保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人工水草采用親水性的人工合成材料制作而成、能像自然水草一樣漂浮在水中,作為微生物的載體大量富集水中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凈化原理,并通過水中污染物與微生物的充分接觸,去除水中大量有機污染物,同時人工水草對水中的懸浮物有一定的攔截作用,增加水體透明度,使水體中的自然植物能夠生長,逐步恢復水體自然生態環境,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
現有技術中的有些人工水草,需要在水草頂部挷扎具有一定浮力的浮子,以保證水草在水中不倒伏,但由于浮子長時間在水中浸泡老化浮力降低和水草附著物的增加,使水草產生倒伏,降低了水草的凈化作用,更換浮子費工費時,又影響美觀。另外,一些人工水草的材質具有一定的毒性,既不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又會對水體產生二次污染,故影響了水草凈化水質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質處理用人工水草,解決了根據環境需要可任意增減、更換配重浮子的問題,具有與自然水草相似的外部形態,綠色環保、成本低廉、安裝簡單、使用壽命長并且兼具美觀的新型人工水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質處理用人工水草,包含有水草主體、錨固塊,其中,所述水草主體為具有鏤空的絲網狀外壁的柱體或帶狀體,內部中空,下端設一開口,外壁上均布有長絨纖維,水草主體上方內部設有配重浮子,其下端固定在錨固塊上。?
所述配重浮子為無毒害的輕質材料或封閉的空心管。?
所述錨固塊為置于水底的框架結構,或為石塊、磚塊、卵石、水泥塊。?
所述水草主體材質為親水性、無毒性的化學長絨纖維材料縫制。?
所述配重浮子,其外形與水草主體內壁相配合,并套裝在水草主體內部上端。?
所述水草主體設有拴繩,該拴繩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水草主體下部,所述自由端纏繞并固定在錨固塊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配重浮子置于水草主體內部,形成一體結構,與自然水草外形相近,造型美觀;?
2、水草主體下部設一開口,方便更換、加減配重浮子,根據水域環境靈活應用,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延長使用壽命;?
3、使用親水性、無毒性的化學纖維材料,不會對水質產生二次污染;?
4、拴繩在水中可按需要任意固定,使本實用新型同時具有靈活多變、經濟高效、美觀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單株人工水草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單株人工水草主體示意圖;?
圖1中:1‐配重浮子??2‐水草主體??3‐拴繩??4‐錨固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單株人工水草的具體結構如圖1、2所示,它包括配重浮子1,水草主體2,拴繩3,錨固塊4。所述水草主體2為具有鏤空的絲網狀外壁的柱體或帶狀體,內部中空,下端設一開口,外壁上均布有長絨纖維,所述水草主體采用帶有長絨纖維的無毒害親水性材料縫制或其它常用的加工方法制成,與水體接觸面大,可以為微生物提供巨大的附著空間。、所述水草主體2的下端開口用?于更換、增減配重浮子,可根據水域環境靈活應用,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延長使用壽命。水草主體2內上部設有配重浮子1,配重浮子1形狀與水草主體2內壁形狀相配合,所述配重浮子1采用無毒害性的輕質材料或封閉的空心塑料管,不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所述水草主體2下端固定在錨固塊4上,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可使用一拴繩3連接固定。所述拴繩3具有自由端與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安裝并固定在水草主體2下部,所述固定方法可以采用縫制等,所述自由端纏繞并固定在錨固塊4上,該拴繩3采用無毒害性耐水的合成材料。所述的錨固塊4為置于水底的框架結構,也可在使用現場就地取材,使用諸如石塊、磚塊、卵石、水泥塊等等,在此不一一列舉。?
具體實施時,可根據現場需要將配重浮子1從水草主體2下端開口處裝入,置于水草主體2內部上端,將水草主體2下端的拴繩3纏繞并固定在錨固塊4上,將其投入待凈化水域。附著在水草主體2上的微生物吸收水中富含的有機污染物、氮、磷等物質,進而達到修復、改善水質的效果。水草主體2的長度、粗細程度也可根據需要增減。水草主體2在水中也可根據需要以不同排列方式,不同數量放置,既起到了改善水體自然生態環境,凈化水質的目的,又具有美觀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市德林水處理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市德林水處理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405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