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3128.3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76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戴明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維迪雅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26 | 分類號: | B30B15/2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551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榨油機 電子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控制技術領域,涉及電子控制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日益關注自身健康,為了獲得更加衛生和安全的食用油,很多家庭喜歡使用家庭用榨油機自榨食用油。為了適合家庭使用,家用榨油機一般具有較小的體積和重量,以便于放置和移動。
現有的榨油機一般都是以螺旋榨油機為主,其原理是在螺桿外部套有榨籠,通過驅動機構帶動螺桿在榨籠里旋轉,油料在螺桿與榨籠之間的空間內一方面被螺桿擠壓、另一方面油料間互相擠壓,使得油料中的油脂被壓榨出來,沿榨籠流走,余下的油渣繼續在螺桿的帶動下從螺桿的末端送出。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家用榨油機[申請號:201220130068.8],包括機座、設在機座上的動力裝置、與動力裝置連接的榨油螺桿、套在榨油螺桿外的榨油缸以及設在榨油缸上的料斗,其中,所述的榨油螺桿由錐形的桿體和設在桿體表面的螺紋構成,所述的榨油缸在與料斗對應處設有進料口,所述榨油螺桿在與進料口對應處設有至少一個輔助進料切口,該輔助進料切口由螺紋的頂部超根部切入形成。
上述方案具有榨油速度快、便于大粒徑榨油原料進料且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然而,該方案不能實現自動控制,具有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自動控制,提高生產效率的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上連接有整流濾波電路和加熱控制電路,在整流濾波電路與中央控制器之間設有交流直流轉換電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通過H橋控制單元連接至壓榨驅動電機,所述的H橋控制單元與中央控制器連接。
在上述的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中,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微控制單元和第二微控制單元,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和加熱控制電路均與第一微控制單元連接,所述的H橋控制單元與第二微控制單元連接。
在上述的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中,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單元上連接有紅外感應電路,所述的紅外感應電路與加熱控制電路連接。
在上述的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中,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單元上還連接有電路面板。
在上述的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中,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單元上還連接有液晶顯示屏。
在上述的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中,所述的壓榨驅動電機與第二微控制單元之間連接有過載保護檢測電路,所述的過載保護檢測電路與H橋控制單元連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的優點在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靠性強,能夠實現榨油機的自動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框圖。
圖中,中央控制器1、第一微控制單元11、第二微控制單元12、整流濾波電路2、加熱控制電路3、交流直流轉換電路4、H橋控制單元5、壓榨驅動電機6、紅外感應電路7、電路面板8、液晶顯示屏9、過載保護檢測電路1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榨油機電子控制裝置,包括中央控制器1,在中央控制器1上連接有整流濾波電路2和加熱控制電路3,在整流濾波電路2與中央控制器1之間設有交流直流轉換電路4,上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通過H橋控制單元5連接至壓榨驅動電機6,上述的H橋控制單元5與中央控制器1連接,中央控制器1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微控制單元11和第二微控制單元12,上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和加熱控制電路3均與第一微控制單元11連接,上述的H橋控制單元5與第二微控制單元12連接。
作為一種較為優化的技術方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微控制單元11上連接有紅外感應電路7,紅外感應電路7與加熱控制電路3連接,第一微控制單元11上還連接有電路面板8和液晶顯示屏9,壓榨驅動電機6與第二微控制單元12之間連接有過載保護檢測電路10,上述的過載保護檢測電路10與H橋控制單元5連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中央控制器1、第一微控制單元11、第二微控制單元12、整流濾波電路2、加熱控制電路3、交流直流轉換電路4、H橋控制單元5、壓榨驅動電機6、紅外感應電路7、電路面板8、液晶顯示屏9、過載保護檢測電路10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維迪雅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寧波維迪雅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31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式貨架的管連接接頭
- 下一篇:一種導柱管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