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減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2184.5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87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仁偉;趙國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齊力減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3/00 | 分類號: | F16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318025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震器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配件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后減震器。
目前,車輛用后減震器,其減震主要依靠減震彈簧以及活塞桿頂端安裝的緩沖墊,活塞與下軸套之間連接復原阻尼簧,但活塞與下軸套內壁底部之間無任何緩沖裝置,一旦活塞受壓較大,會導致活塞與下軸套內壁底部劇烈撞擊,影響后減震器的整體減震效果,而且后減震器也容易因碰撞造成損壞,大大的影響到后減震的使用壽命。現有專利技術,如申請公布號為CN102011823A中通過在下軸套內壁底部設置一緩沖塊來避免活塞與下軸套內壁底部的劇烈撞擊,但是這種接觸性的物理碰撞達到的硬緩沖效果,依然無法完全避免后減震器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減震油實現軟緩沖的后減震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后減震器,包括減震下軸套、減震彈簧、活塞組件和上軸套,所述的活塞組件一端安裝在減震下軸套的腔內,另一端與上軸套連接,減震彈簧安裝在減震下軸套和上軸套之間,其中,所述的減震下軸套一側設置有注油嘴,注油嘴連通減震下軸套的內腔。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活塞組件由活塞和活塞桿組成,活塞處在減震下軸套腔內,活塞桿與上軸套螺接。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活塞桿頂端安裝有緩沖墊。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緩沖墊由聚氨酯橡膠制成。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減震下軸套定位減震彈簧處設置有橡皮圈。
據上任意一項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注油嘴垂直安裝在減震下軸套一側,且低于活塞在減震下軸套內向下移動的最低位置。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減震下軸套與減震彈簧接觸處設置的橡皮圈,能有效避免受震時減震彈簧與減震下軸套的直接碰撞磨損;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注油嘴,向減震下軸套腔內注入減震油,后減震器受到震動時,活塞與減震油作用,輕松將震動化解,實現軟減震,避免活塞與減震下軸套底部碰撞摩擦,提高活塞的使用壽命和整體的避震效果。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減震下軸套與減震彈簧接觸處設置的橡皮圈,能有效避免受震時減震彈簧與減震下軸套的直接碰撞磨損;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注油嘴,向減震下軸套腔內注入減震油,后減震器受到震動時,活塞與減震油作用,輕松將震動化解,實現軟減震,避免活塞與減震下軸套底部碰撞摩擦,提高活塞的使用壽命和整體的避震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減震下軸套,11?減震彈簧,12?活塞,13?活塞桿,14?上軸套,15?注油嘴,16?緩沖墊,17?橡皮圈。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后減震器,包括減震下軸套10、減震彈簧11、活塞組件和上軸套14,所述的活塞組件一端安裝在減震下軸套10的腔內,另一端與上軸套14連接,減震彈簧11安裝在減震下軸套10和上軸套14之間,其中,所述的減震下軸套10一側設置有注油嘴15,注油嘴15連通減震下軸套10的內腔。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活塞組件由活塞12和活塞桿13組成,活塞12處在減震下軸套10腔內,活塞桿13與上軸套14螺接。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活塞桿13頂端安裝有緩沖墊16。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緩沖墊16由聚氨酯橡膠制成。
據上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減震下軸套10定位減震彈簧11處設置有橡皮圈17。
據上任意一項所述的后減震器,其中,所述的注油嘴15垂直安裝在減震下軸套10一側,且低于活塞12在減震下軸套10內向下移動的最低位置。
減震下軸套10與減震彈簧11接觸處設置的橡皮圈17,能有效避免受震時減震彈簧11與減震下軸套10的直接碰撞磨損;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注油嘴15,向減震下軸套10腔內注入N32號減震油80±2ml,后減震器受到震動時,活塞12與減震油作用,輕松將震動化解,實現軟減震,避免活塞12與減震下軸套10底部碰撞摩擦,提高活塞的使用壽命和整體的避震效果。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齊力減震器有限公司,未經臺州齊力減震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21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振消聲型材及其安裝結構
- 下一篇:新型液壓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