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蚊子幼蟲捕滅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061823.6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81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水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水慶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劉孟斌 |
| 地址: | 510515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蚊子 幼蟲 捕滅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蚊子幼蟲捕滅器。
背景技術
蚊子叮咬吸血,傳染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經(jīng)把蚊子確定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公敵”。一只雌蚊一生產(chǎn)卵六至八次,可產(chǎn)卵生成1000-3000只蚊子。蚊子的一生要經(jīng)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生命周期1到2個月,其中卵、幼蟲和蛹三個時期的發(fā)育,都必須在水中完成,期間要靠在水面呼吸,一有動靜就潛落水底,平時在水里游蕩。因此,積水是蚊子成蟲前成長的溫床。在電視、報紙、網(wǎng)絡、社區(qū)宣傳欄上常見到“清積水,滅蚊蟲”,視為最有效的措施,捕滅1000多只蚊子幼蟲,比追著打死1000多只已經(jīng)飛在空中的蚊子,要容易有效得多,清除積水滅蚊預防登革熱是關鍵。但是,盡管不斷清積水,卻很難有好的效果,積水永遠清不完,蚊子總能找到積水,因此只有在清積水同時放置蚊子幼蟲捕滅器,才能達到滅蚊效果。
人類在與蚊子的長期的斗爭中,發(fā)明了蚊帳、防蟻紗窗、蚊香、煙霧劑、電蚊拍、捕蚊器、滅蚊燈等各種各樣的捕蚊滅蚊產(chǎn)品,但多數(shù)只能在較小空間使用,無法在大范圍使用,而且,由于產(chǎn)品本身的特性,多數(shù)存在污染大、成本高等缺點。
專利號200820026677.2公布了一種簡易捕蠅捕蚊器,該實用新型利用錐形原理捕蚊蠅,但需要放置食物或有紫外光才能誘捕,經(jīng)常放置食物或需要電源,不方便,成本過高,不利于大范圍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捕滅蚊子幼蟲的裝置,根據(jù)蚊子幼蟲在水里生長的習性,利用錐形原理,將蚊子捕滅于成蟲之前,提前捕滅蚊蟲。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蚊子幼蟲捕滅器,是一個可以盛水的中空的收集容器,上方開口,開口包括斗體、連接斗體和收集容器側壁的密篩網(wǎng),斗體小口在下,斗體的腔室經(jīng)斗體下端的小口與收集容器的內腔連通。密篩網(wǎng)網(wǎng)孔的孔徑應小于蚊子的體型。
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優(yōu)化設計:
所述斗體為錐形斗體。
所述密篩網(wǎng)的下方設有窄邊,窄邊設有供蚊子幼蟲進入的開口,窄邊與密篩網(wǎng)之間可形成可供蚊子幼蟲羽化的空間。
所述密篩網(wǎng)向上拱起,截面為弧形。
收集容器水面和篩網(wǎng)之間可設供蚊子幼蟲羽化的階梯。
所述斗體與收集容器的底部之間加設一個蚊蟲隔離裝置,所述蚊蟲隔離裝置設有窗口,所述斗體的腔室經(jīng)斗體下端的小口與蚊蟲隔離裝置的腔室連通,所述蚊蟲隔離裝置的腔室經(jīng)窗口與收集容器的內腔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能將蚊子幼蟲幾乎全部羈留于裝置內,成蟲蚊子無法外出,長期使用,可有效捕滅蚊蟲。本實用新型制作簡單,操作方便,無需特別誘餌,只需在收集容器里盛上積水即可,無需電源,第一次盛了水以后,若擺放在室內,只需適時加水即可,若擺放在室外,自然有雨水自動補充,就能長久使用和發(fā)揮效果,收集容器內積水滿了,會自行溢出,無須特別處理,本實用新型可在大范圍內使用,無污染,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可以做成花瓶、花盆、花盆托盤、垃圾桶/箱的底座、不同外觀工藝品,也可以加在廣告箱體,花池和垃圾箱里面。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種上水生植物或加入誘蚊液則更能招引蚊子產(chǎn)卵,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該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分解結構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側視的分解結構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側視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本實施例1提供一種捕滅蚊子幼蟲的裝置,裝置為一個上方開口的圓柱體收集容器1,開口包括豎向的錐形斗體3、連接斗體3和收集容器1側壁的密篩網(wǎng)5,斗體3下端設有小口,斗體3經(jīng)小口與收集容器1的內腔連通。密篩網(wǎng)5的網(wǎng)孔孔徑小于蚊子的體型,成蟲后的蚊子無法外出。
收集容器1的頂端收窄后設有環(huán)形密篩網(wǎng)5,使得開口頂端的口徑略小于收集容器1腔室的口徑,收窄邊后整個收集容器1的開口口徑比收集容器1的內腔的口徑小了約1/5。
使用時,先往收集容器1的腔室注入水,蚊子往積水產(chǎn)卵。卵孵化成幼蟲后,幼蟲在水中活動時,經(jīng)小口進入斗體3與收集容器1的側壁之間的內腔,由于蚊子幼蟲生長發(fā)育在水里的習性,不易再走回斗體3內。水面與密篩網(wǎng)5之間的空間可供蚊子幼蟲羽化,由于密篩網(wǎng)5的網(wǎng)孔細小,蚊子成蟲無法外出,羈留至死,從而達到捕滅蚊子的目的。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水慶,未經(jīng)陳水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18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