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石墨電極成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0573.4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59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龔炳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興朝陽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3/04 | 分類號: | B28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364211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電極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夠生產大規格石墨電極的一次成型機。
背景技術
石墨電極,主要以石油焦、針狀焦為原料,煤瀝青作結合劑,經煅燒、配料、混捏、壓型、焙燒、石墨化、機加工而制成,是在電弧爐中以電弧形式釋放電能對爐料進行加熱熔化的導體,根據其質量指標高低,可分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現有的石墨電極都是人造石墨電極,在人造石墨電極成型階段,需要對模具內的糊料進行擠壓以提高最終石墨電極的密度,現有技術的成型機在對糊料進行加壓時,主要依靠重錘自身的重量由模具的頂部利用自重對糊料施壓,其壓力一般在3~4kg/cm2,但這種壓力方式導致受壓只能集中在糊料的頂端,而糊料的中部及底部受壓較小,這導致最終石墨成品各部位的密度均一性差,最終產品易出現裂紋。另外現有技術中包括重錘、支架等設備都與模具一體,振動電機在工作時需要帶動整個設備進行震動,這不但增加了振動電機的負荷而且降低了振動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生產的石墨電極內部密度均一性差及震動效果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對模具內糊料進行施壓并提高震動效果的石墨電極成型機。具體方案如下:一種石墨電極成型機,包括支架和對糊料進行涼料的運料系統,接收涼置后糊料的模具,對模具內進行抽真空的真空裝置,對模具內糊料進行震動的震動裝置,對模具內糊料施加壓力的加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系統包括位于模具上方的上壓系統和位于模具下方的下壓系統,其中上壓系統包括固定于模具上方的帶有活塞的上加壓油缸,下壓系統包括帶有活塞的下加壓油缸,下加壓油缸與模具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真空裝置包括安裝在上加壓油缸與模具接觸一端的真空密封罩和用于對真空密封罩內抽真空的抽真空裝置,所述震動裝置包括振動電機,振動電機安裝在模具的外側面,所述模具通過兩側對稱設置的旋轉軸懸空固定在空中。
為方便控制上加壓油缸:所述上加壓油缸通過滑車安裝在支架內,所述滑車內設置有上油缸升降臺和供上油缸升降臺上下升降的升降導軌及升降上加壓油缸的升降油缸,上加壓油缸通過安裝在上油缸升降臺上的鎖扣油缸與上油缸升降臺連接,上油缸升降臺上還設置有控制上加壓油缸旋轉的旋轉油缸。
為方便上加壓油缸的移動: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軌道,所述滑車的底部設置有滾輪,滑車通過滾輪架設在軌道上。
為方便制作空心石墨電極:所述滑車內還設置有芯桿安放支架,芯桿安放支架包括在芯桿安放支架內上下移動的芯桿升降臺,在芯桿升降臺上安放有芯桿抱夾器,芯桿抱夾器夾有可放入模具內的芯桿,所述軌道的兩端設置限制滑車移動距離的限位塊。
為提高震動效果:所述旋轉軸與地面之間設置有用于增強震動效果的橡膠彈簧機座。
為連接牢固:所述模具與真空密封罩接觸端的圓周上設置有向外凸出且與模具軸線垂直的凸齒,真空密封罩與模具接觸端的內表面圓周上設置有與凸齒對應且位置相錯的扣合齒,真空密封罩與模具連接時,利用扣合齒穿過凸齒間的縫隙后再旋轉真空密封罩,使扣合齒位于凸齒的下方從而防止兩者的脫離。
為方便糊料的運送:所述運料系統包括涼料機,涼料機通過傳送帶將散熱后的糊料送入模具內。
為方便成品石墨電極的運送:還包括旋轉模具的翻轉裝置及接運成型生坯電極的電極車,所述翻轉裝置包括翻轉油缸,翻轉油缸通過鋼絲繩與下加壓油缸連接,電極車放置在模具翻轉后開口相對的位置。
為提高石墨成品的制造規格:所述模具的內徑為820~1400mm。
本實用新型能夠使上加壓油缸與支架脫離,減少了模具在震動過程與其它設備的連接關系,避免了因為震動而導致其它設備的使用壽命受到影響的問題。采用由模具的上、下兩端同時加壓的方式提高了石墨電極內部密度的均一性,減少最終產品裂紋的產生。在支架上同時安裝的芯桿安放支架能夠使本設備同時生產空心石墨電極。利用翻轉機構和下加壓油缸實現生坯電極卸運,減少了裝卸時間。通過真空裝置實現糊料內廢氣的排出,保證了石墨電極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1的側視圖;
圖3上加壓系統示意圖;
圖4模具的翻轉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興朝陽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興朝陽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05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羅馬柱澆注模具
- 下一篇:客車智能門禁防超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