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0073.0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34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修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2 | 分類號: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一種散熱結構,尤指一種可以防止散熱結構內部產生熱漏現象,進一步穩定內部汽液循環的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隨現行電子設備逐漸以輕薄作為標榜的訴求,故各項元件皆須隨之縮小其尺寸,但電子設備的尺寸縮小伴隨而來產生的熱變成電子設備與系統改善性能的主要障礙。無論形成電子元件的半導體尺寸不斷地縮小,仍持續地要求增加性能。?
當半導體尺寸縮小,結果熱通量增加,熱通量增加所造成將產品冷卻的挑戰超過僅僅是全部熱的增加,因為熱通量的增加造成在不同時間和不同長度尺寸會過熱,可能導致電子故障或損毀。?
故公知業者為解決上述公知技術因散熱空間狹小的問題,故以一種VC(Vapor?chamber)Heat?Sink置于chip上方作為散熱器使用,為了增加毛細極限,利用銅柱coating燒結、燒結柱、發泡柱等毛細結構用以支撐作為回流道,但由于微均溫板上下壁厚較薄(1.5mm以下應用)。?
均溫板系為一種面與面的垂直熱傳導,故主要是由一側平面將熱傳遞到另一側平面,其具有較大面積的熱傳導,導熱速度快等優點,而其缺點在于無法將熱量傳遞至遠端散熱,若熱量無法適時散熱,則容易積熱于發熱源附近,故此一缺點仍為均溫板的最大缺點。?
再者,為了實現更為薄型化的均溫板,將環路熱管的技術應用于均溫板內,主要是通過于兩片薄銅板的相對應側分別開設微流道形成蒸發區及冷凝區及回流區并填充工作流體,藉以形成一汽液循環,而環路熱管最常即是發生熱漏的問題,故在相對更為狹窄的流道中此一問題更是容易發生,容易造成冷凝后的工作流體無法回到蒸發區內,使均溫板內部的工作流體汽液循環?暫停,進而令整體熱傳導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為解決上述公知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士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實現薄型化又可防止熱漏現象產生,進而提升散熱效能的散熱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結構,所述散熱結構,包含:一本體;?
所述本體具有一腔室,該腔室具有一蒸發區及一冷凝區及一第一回流區及一第二回流區,所述蒸發區與該冷凝區及該第一、二回流區相互連通,于該第一、二回流區相交處披覆一隔熱鍍層,并腔室內部填充有一工作流體,通過該隔熱鍍層的設置可防止蒸發區與冷凝區間的熱漏現象,進而保持該散熱結構內部汽液循環的順暢。?
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結構,包含:?
一本體,具有一腔室,該腔室具有一蒸發區及一冷凝區及一第一回流區及一第二回流區,所述蒸發區與該冷凝區及該第一、二回流區相互連通,于該第一、二回流區相交處披覆一隔熱鍍層,并腔室內部填充有一工作流體。?
優選的是,所述的散熱結構,所述第一回流區設于前述蒸發區相鄰兩側,所述第二回流區設于該冷凝區相鄰兩側。?
優選的是,所述的散熱結構,所述本體具有一上蓋及一下蓋,所述下蓋的蒸發區及該第一回流區具有多個溝槽,該冷凝區及該第二回流區具有多個流道,所述上蓋的蒸發區及冷凝區具有多個流道,所述上、下蓋對應蓋合,并所述蒸發區及該冷凝區及該第一回流區及該第二回流區共同界定前述腔室。?
優選的是,所述的散熱結構,所述上、下蓋通過擴散接合的方式相互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的散熱結構,所述腔室內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所述第一側的蒸發區及該第一回流區具有多個溝槽,該冷凝區及該第二回流區具有多個流道,所述第二側的蒸發區及冷凝區具有多個流道,所述第一、二?側相互對應,所述蒸發區及該冷凝區及該第一回流區及該第二回流區共同界定前述腔室。?
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可應用于空間有限或狹窄之處,不僅可實現薄型化的散熱結構,更可防止散熱結構內部產生熱漏現象,進而提升散熱結構整體的熱傳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第一實施例本體A-A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第一實施例本體A-A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第一實施例本體B-B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立體組合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本體??1?
腔室??11?
第一側??lla?
第二側??llb?
上蓋??llc?
下蓋??lld?
蒸發區??111?
冷凝區??112?
第一回流區??113?
第二回流區??1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00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