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9429.9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48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泉;尹家勝;佟廣香;郭文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F23/00 | 分類號: | G01F23/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楊立超 |
| 地址: | 15007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地下水 養殖 水性 魚類 水位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位報警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水產養殖模式主要包括大水面增殖、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三大類,現今社會采用池塘養殖模式養殖冷水性魚類是我國乃至整個世界的主體養殖模式。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日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青、草、鰱、鳙等傳統的魚類品種以不能夠完全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因此我國冷水性等高品質蛋白質魚類養殖業發展十分迅速,由于冷水性魚類生理需要和為了提高產量,在池塘養殖中必須具備清澈的流動水。
由于冷水魚養殖用水的溫度較低,因此養殖用水多為涌泉水、河流底層水和井水等常年水溫在20℃以下的水,如高于20℃魚類將出現停止攝食,甚至大面積死亡的現象。我國四川、山東、云南等南方地區氣溫較高,雖然春、秋和冬季的冷水性魚類養殖用水溫度低于20℃,但每到夏季大部分水溫都遠遠高于20℃,通常此時都是抽取地下井水來混合使用降低水溫的方法,甚至很多地區一年四季都是采用抽取地下水的方式來養殖冷水性魚類。養殖過程中抽取地下水時都是采用水泵的方式,由于供電線路和水泵的長期工作,抽取地下水過程中常常出現斷電和水泵損壞的現象,如夜晚等特殊時間發現不及時,進而導致養殖魚類大量缺氧和溫度過高死亡現象,往往給養殖戶帶來無法挽回的巨大的經濟損失。
傳統防止供水中斷的方法主要靠養殖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看守,這樣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提高養殖成本,且經常出現值班人員缺崗或者夜間值班人員睡著等情況。
綜上,目前沒有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導致養殖魚類大量缺氧和溫度過高死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目前沒有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導致養殖魚類大量缺氧和溫度過高死亡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的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包括支撐架、導線、直流報警鈴和防雨板,所述支撐架為三腳架,支撐架的三個腳支撐在井口處,導線的中部固定在支撐架上,導線的一端與直流報警鈴連接,導線的另一端位于井水水面上方且靠近井水水面,位于井內的導線上穿裝有防雨板,所述導線的另一端到防雨板的豎直距離為40~6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在水泵給魚池供水中斷時井水水面的水位上升,使導線形成回路后直流報警鈴響起,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查找事故原因,避免了工作人員處理不及時養殖魚類大量缺氧和溫度過高死亡。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水位報警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采用地下水養殖冷水性魚類的水位報警裝置包括支撐架1、導線2、直流報警鈴3和防雨板4,所述支撐架1為三腳架,支撐架1的三個腳支撐在井口處,導線2的中部固定在支撐架1上,導線2的一端與直流報警鈴3連接,導線2的另一端位于井水水面上方且靠近井水水面,位于井內的導線上穿裝有防雨板4,所述導線2的另一端到防雨板4的豎直距離為40~60cm。
導線2的直徑為2~4mm的銅線,導線2的外層包覆有防潮塑料層;井水通過水泵不斷的進入魚池,在水泵給魚池供水中斷時井水水面的水位上升,使導線2形成回路后直流報警鈴4響起。
具體實施方式二: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防雨板4為圓形防雨板,防雨板4的半徑為8~12cm。如此設計,防止在下雨時,雨水順著導線2流入所述導線2的另一端而引發直流報警鈴3誤報。其它組成及連接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防雨板4的半徑為10cm。如此設計,防止在下雨時,雨水順著導線2流入所述導線2的另一端而引發直流報警鈴3誤報。其它組成及連接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導線2的另一端到防雨板4的豎直距離L為50cm。如此設計,防雨效果好。其它組成及連接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94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