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沼氣報警檢測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8986.9 | 申請日: | 2013-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04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廖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B21/16 | 分類號: | G08B2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沼氣 報警 檢測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電路,具體涉及沼氣報警檢測器電路。
背景技術
近年來,沼氣作為新型清潔能源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快速推廣。沼氣是一種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氣體,在使用中如遇明火或在通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極有可能發生爆炸,出現安全事故。因此設計了一種可以對沼氣中甲烷濃度進行檢測,并能夠及時地提供報警信號并排除危險的沼氣報警檢測器,以保護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實用的方案,設計一種可以對沼氣中甲烷的濃度進行準確的檢測,并能夠及時地提供報警信號并排除危險的一種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沼氣報警檢測器,該檢測器的電源電路、顯示電路分別連接單片機,單片機連接A/D轉換電路,A/D轉換電路連接信號調理電路,信號調理電路連接傳感器電路。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單片機分別與時鐘電路,復位電路,報警電路,繼電器驅動電路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單片機型號為AT89S52。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顯示電路型號為LCD1602。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A/D轉換電路型號為TLC1543。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傳感器電路型號為MQ-4。
本實用新型沼氣報警檢測器,采用MQ-4傳感器檢測沼氣中甲烷的濃度,經信號調理電路及A/D轉換電路轉換后,送入單片機處理,最后將濃度用顯示電路顯示出來。一旦沼氣中甲烷濃度超標,則發出報警信號并關閉供氣電磁閥,同時打開排風扇排出危險。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能對沼氣中甲烷濃度進行檢測。
2.在沼氣中甲烷濃度超標時,自動關閉供氣電磁閥并打開排風扇進行排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方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路圖;
圖中,電源電路1、單片機2、顯示電路3、時鐘電路4、復位電路5、繼電器驅動電路6、A/D轉換電路7、報警電路8、信號調理電路9、傳感器電路1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沼氣報警檢測器,該檢測器的電源電路(1)、顯示電路(3)分別連接單片機(2),單片機(2)連接A/D轉換電路(7),A/D轉換電路(7)連接信號調理電路(9),信號調理電路(9)連接傳感器電路(10)。所述的單片機(2)分別與時鐘電路(4),復位電路(5),報警電路(8),繼電器驅動電路(6)連接。
如圖2所示,電源電路1由外接直流穩壓電源+12V提供12V直流電,經電容C4濾波由三端集成穩壓器IC4(LM7805)穩壓后,經C5濾波得到+5V直流電。
單片機2最小系統是由單片機?IC1(AT89S52)及外圍電路組成。其中VCC(第40引腳)與GND(第20引腳)組成5V供電電路;其主要目的是給單片機最小系統提供電源。時鐘電路4由電容C2、C3和晶振Y1組成;單片機片內有一個用于構成振蕩器的高正增益反向放大器,引腳XAL1和XAL2分別是此放大器的輸入和輸出端。復位電路5由C1、R2組成,復位電路5可使CPU和系統中其它部件處于一個確定的初始狀態,并從這個狀態開始運行。
顯示電路3由J1(LCD1602)組成。其中第1腳GND與地連接、第2腳為供電腳VDD與電源VCC連接、第3腳VO由VCC與地之間通過可調電阻RP1連接,實現對比度調節、第4腳為RS控制端與單片機P2_0相連接、第5腳為RW控制端與單片機P2_1相連接、第6腳為E使能端與單片機P2_2相連接、第7-14腳為數據端與單片機P1_0-P1_7相連接、第15腳BL1為背光燈電源正極,通過限流電阻R1與VCC連接、第16腳BL2為背光燈電源地。
繼電器驅動電路6由三極管Q2與繼電器K1及外圍電路組成。其中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電阻R7與IC1(AT89S52)單片機的RD引腳連接。三極管Q2的發射極到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通過繼電器K1接電源VCC,二極管D1與繼電器的線圈并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文理學院,未經重慶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89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