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疊裝并列雙絞籠常壓連續脫硫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5734.0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9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康福;史春花;翟武燕;胡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陸康樂橡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11/10 | 分類號: | C08J11/1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貴 |
| 地址: | 0443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列 雙絞籠 常壓 連續 脫硫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舊橡膠再生脫硫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疊裝并列雙絞籠常壓連續脫硫系統。
背景技術
廢舊橡膠粉再生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對橡膠粉進行脫硫,目前用于雙絞籠常壓連續脫硫系統存在如下問題:
整體式結構,不易擴展,不易維修,溫度不易控制,體積大,運輸困難;雙絞籠受加溫穿透性的制約、無法加大通徑厚度,無法提高單機產量,是提高單產、降低能耗的最大障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是整體式結構的部件損壞后不易修復,且修復周期長;溫度難控制,運輸困難,耗能較大的問題,提供疊裝并列雙絞籠常壓連續脫硫系統。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疊裝并列雙絞籠常壓連續脫硫系統,包括加熱單元、冷卻單元和傳動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加熱單元外形為長方體,其內設置有雙絞籠攪拌輸送裝置,其包括首層加熱單元和中間層加熱單元;所述首層加熱單元并列至少兩個;所述中間層加熱單元并列數量與首層一致,其縱向疊裝若干層;所述冷卻單元外形與加熱單元相同,其內設置有雙絞籠攪拌輸送裝置,其并列數量與中間加熱單元相同;由上至下依次為首層加熱單元、中間層加熱單元、冷卻單元;所述傳動系統位于疊裝并列在一起的加熱單元及冷卻單元的一側。
所述加熱單元內部的雙絞籠攪拌輸送裝置外殼上設置加熱部件。
所述加熱部件為電磁線。
所述首層加熱單元并列數量為2或4個。
所述中間加熱單元疊裝層數為4或6層。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并列疊裝加熱單元,并列冷卻單元,若某個單元發生故障可以將該單元單獨拆出替換備用單元,使停產時間大為縮短。
該系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組裝成雙絞籠四單元、六單元;四絞籠八單元、十二單元等;使四絞籠六單元的塑化機比雙絞籠六單元的產量翻一倍;使脫硫一噸膠粉的用電成本比脫硫罐大幅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中:1—首層加熱單元;2—中間層加熱單元;3—傳動系統;4—冷卻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疊裝并列雙絞籠常壓連續脫硫系統,包括加熱單元、冷卻單元4和傳動系統3,其特點是:所述加熱單元外形為長方體,其內設置有雙絞籠攪拌輸送裝置,其包括首層加熱單元1和中間層加熱單元2;所述首層加熱單元1并列至少兩個;所述中間層加熱單元2并列數量與首層一致,其縱向疊裝若干層;所述冷卻單元外形與加熱單元相同,其內設置有雙絞籠攪拌輸送裝置,其并列數量與中間層加熱單元相同;由上至下依次為首層加熱單元1、中間層加熱單元2、冷卻單元4;所述傳動系統3位于疊裝并列在一起的加熱單元及冷卻單元的一側。
所述加熱單元內部的雙絞籠攪拌輸送裝置外殼上設置加熱部件。
所述加熱部件為電磁線。
所述首層加熱單元并列數量為2或4個。
所述中間加熱單元疊裝層數為4或6層。
工作過程及原理: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并列在一起的數列加熱單元及冷卻單元獨立完成對橡膠粉的脫硫塑化過程,由廢舊橡膠粉碎成的橡膠粉經過輸送裝置進入首層加熱單元,再經過中間層加熱單元,最后在冷卻單元冷卻至設定溫度,由輸出口排出。當某個加熱單元或冷卻單元發生故障,可以單獨將其拆下,更換相應的備用單元,使停產時間大為縮短,提高生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陸康樂橡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平陸康樂橡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57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測距裝置及其測距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電池片檢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