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5433.8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79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莉 |
| 主分類號: | B60R21/01 | 分類號: | B60R21/01;B60Q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坐姿 檢測 提醒 功能 汽車 安全氣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安全氣囊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在車輛碰撞過程中保護司機或者乘客的安全,現代汽車的方向盤或者儀表板內都安裝有安全氣囊,它是一種當汽車遇到碰撞而急劇減速時能很快膨脹的緩沖氣囊,可以保護車內乘員不致撞到車廂內部,減少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由于巨大的慣性力所造成的對駕駛員和乘員的傷害。
但生活中,駕駛或乘坐者的坐姿一定是多種多樣的,正是因為這種人與氣囊不同的位置關系,決定了氣囊工作的不穩定性。一般在設計上,設計者認為氣囊安裝位置與乘坐者的距離應在300mm以上,至少也要250mm,在這個距離外才是安全而作用最大的。因此安全帶的重要性在這里不得不提。安全帶與安全氣囊是同一系統的兩大部件,缺少任何一方,系統的作用都會打折扣。比如碰撞前的剎車多數會使駕駛乘坐者向前傾,從而造成與安全氣囊的距離不足,造成危險或減弱氣囊的作用。
由于80-90年代,出現了許多氣囊意外,為此汽車生產商要求駕乘者胸部必須與氣囊保持250mm以上的距離,對于無法做到的車主,生產商們會提供“踏板改進裝置”,即將踏板向后延長,以保證標準坐姿,但是仍然會出現坐偏的現象,從而減弱了氣囊的作用,增加了汽車發生碰撞時的危險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使汽車安全氣囊起到很好的作用,降低汽車發生碰撞時的危險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包括氣體發生器以及與氣體發生器相連的氣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氣體發生器的一側設有坐姿檢測提醒裝置,所述的坐姿檢測提醒裝置包括設置在氣體發生器一側的控制器、蜂鳴器和設置在四個座椅椅腳下的壓力傳感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和蜂鳴器分別通過信號線與控制器相連接。?
前述的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姿檢測提醒裝置還包括警示燈。
前述的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發生器包括可容設化學物質的加強藥座和引燃器,所述加強藥座的周壁上設有熱氣出孔。
前述的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發生器內部設有過濾部件。
前述的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部件包括一中空濾杯,所述中空濾杯的周壁上設有若干穿孔,所述濾杯外周壁上設有濾網。
前述的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發生器包括2個出氣口,所述出氣口與所述氣袋相連接。
前述的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袋包括若干放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氣體發生器的一側設有坐姿檢測提醒裝置,分布在四個座椅椅腳下的壓力傳感器能檢測到椅腳承載的駕駛人的重心變化,當駕駛人的坐姿不良時,氣體發生器一側的蜂鳴器報警,同時警示燈閃亮,以提醒駕駛人調整到標準坐姿,使汽車安全氣囊起到最佳的作用,降低汽車發生碰撞時的危險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坐姿檢測提醒功能的汽車安全氣囊裝置,包括氣體發生器1以及與氣體發生器相連的氣袋2,所述氣體發生器1包括2個出氣口3,所述出氣口3與所述氣袋2相連接,所述氣袋2包括若干放氣孔4。
所述的氣體發生器1還包括可容設化學物質的加強藥座5和引燃器6,所述加強藥座5的周壁上設有熱氣出孔。所述的氣體發生器1內部設有過濾部件。所述的過濾部件包括一中空濾杯7,所述中空濾杯7的周壁上設有若干穿孔,所述濾杯7外周壁上設有濾網8。
在所述氣體發生器1的一側設有坐姿檢測提醒裝置,所述的坐姿檢測提醒裝置包括設置在氣體發生器1一側的控制器9、蜂鳴器10、警示燈11和設置在四個座椅椅腳下的壓力傳感器(圖上未畫出),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和蜂鳴器10分別通過信號線與控制器9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莉,未經周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54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