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玻璃模具燕尾槽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4747.6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06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戈劍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東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3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模具 燕尾 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檢測用工裝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璃模具燕尾槽檢測裝置。
上面提及的玻璃模具主要指與口模相配合的初模(初模也稱初型模),由此而可知玻璃模具燕尾槽主要指初模上的燕尾槽。如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所知,初模是用于成型玻璃制品的瓶罐初型料泡的模具,在制造中空的玻璃容器制品時,作為吹制和沖壓出雛形所用的工具,使玻璃料初步分布而為最終成型提供保障。玻璃模具初模燕尾槽的具體作用是定位和導向,初模燕尾槽的合理公差能確保口模與其定位準確,具體表現為無合縫線及毛刺,也就是業界所稱的無翻邊現象。然而,如果初模燕尾槽超出了合理的公差范圍,那么會暴露出翻邊現象,使瓶罐類玻璃容器的口部質量受到影響,嚴重時導致報廢。
基于并不限于的上述理由,玻璃模具生產廠商通常需對初模燕尾槽的公差范圍進行嚴格的檢測,并且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必須一個不漏,一件不疏地全面檢測,也就是說不作抽檢,因為抽檢存在偶然性合格而不能代表所有初模的燕尾槽公差范圍均滿足要求的情形。
已有技術中,玻璃模具生產廠商對玻璃模具燕尾槽即初模燕尾槽(以下同)的測量方式主要由以下三種:一是采用卡尺測量,該方法是用卡尺對燕尾槽的寬度進行比對測量,然而,由于此尺寸一端位于平面,而另一端位于兩直線呈150°的相交處,因此測量誤差大(誤差通常在0.1?0.3㎜)不足以可靠保證燕尾槽的尺寸精度,存在難以與口模良好配合之虞,尤其,由于卡尺測量全憑檢測者人為控制與判斷,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檢測經驗、責任感乃至情緒波動的影響;二是采用投影儀測量,具體是使用影像投影儀對初模燕尾槽部位進行取線投影,該方法的測量精度可達到0.01?0.02㎜,可以保障與口模的優異配合效果,但是,由于投影儀為精密儀器,通常安置于遠離生產場所的半封閉工作室內,于是需由工人將初模搬運至投影儀所在的場所,從而不僅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影響檢測效率。尤其,因投影從校樣到取點測量每片模具(初模以兩個半模的形態出現)所耗時間冗長,通常約為10min左右,檢測效率十分低下;三是采用三坐標測量儀測量,三坐標測量雖有精確度無可挑剔之長處,但是投資成本高達數十乃至上百萬元(RMB計),并非能由普通的企業所承受,并且測量效率較低,每片初模需花費約5min的時間。
上述對初模燕尾槽的測量長期以來困擾于業界并且期取解決而迄今為止始終未能解決,尤其是在目前公開的中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得以彌補前述不足的技術啟示。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經過了長期而有益探索與設計,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攜帶而藉以滿足對生產場所在線檢測要求、有利于檢測者方便而快捷地依據檢測結果而判定初模燕尾槽誤差是否超范圍而藉以保障初模的質量、有益于顯著縮短檢測時間而藉以提高檢測效率和有便于適應對不同規格的初模燕尾槽進行檢測而藉以避免受規格變化制約的玻璃模具燕尾槽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攜帶而藉以滿足對生產場所在線檢測要求、有利于檢測者方便而快捷地依據檢測結果而判定初模燕尾槽誤差是否超范圍而藉以保障初模的質量、有益于顯著縮短檢測時間而藉以提高檢測效率和有便于適應對不同規格的初模燕尾槽進行檢測而藉以避免受規格變化制約的玻璃模具燕尾槽檢測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東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東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47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