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柔性接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3367.0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66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泉;藺百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1/03 | 分類號: | F16L51/03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性 接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柔性接管,尤其是一種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屬于流體輸送管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作為管路附件,已經廣泛應用于石化、冶金、電力、熱網等行業的管路系統中,用于吸收位移、衰減振動、降低設備口部受力等,并可平衡波紋管產生的壓力推力。
傳統的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可以分為兩大類:旁通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和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旁通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由兩個波紋管組成,介質流通時呈輻射狀引流至旁路管道,然后再匯流回原管道,其缺點是流阻大、壓力損失大、通氣管易撕裂、安全性低,且加工工藝復雜,因此一段管路上不能多數量使用,應用受限。現有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由兩個工作波紋管和一個平衡波紋管組成,三件波紋管呈串聯式布置,產品長度較長;尤其在小口徑、補償大位移時,隨著波紋數量的增多,產品長度更長,并且波紋管容易發生柱失穩,以致喪失承載能力。此外,上述兩大類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只能用于架空管線,不能用于埋地管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不僅結構緊湊,而且穩定可靠的柔性接管。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柔性接管基本結構為: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兩接管通過第一接管內襯的導流筒相對插接;所述第一接管通過第一環板與外接管的一端固連,所述外接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環板與活套在第二接管外的套管固連,所述套管與第二接管之間裝有密封件;所述第一接管的內端通過固連的第三環板與內波紋管和外波紋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內波紋管和外波紋管的另一端與固定在第二接管上的環板組件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內波紋管和外波紋管之間的環形區域通過通氣管與大氣相通,所述第一環板和第三環板之間的空腔通過通氣孔與第一接管的內孔相通,從而保證了壓力平衡。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環板組件由緊貼第二接管外壁的加強板、焊接在加強板外的環板以及焊接在加強板和環板之間的肋板構成。?
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套管外端通過螺栓與松套在第二接管上的第二箍管軸向約束連接。
本實用新型又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外接管上設置有放氣裝置和疏水裝置。
由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通過導流筒形成直線形通流通道,并經并聯的內波紋管與外波紋管構成了內外壓混合型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結構,因此相互之間可以自如軸向位移,達到柔性連接的目的,其結構緊湊,穩定可靠,可以地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內外壓混合型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接管1和第二接管2,兩接管通過與第一接管1內襯的導流筒13相對插接。第一接管1通過第一環板6與外接管10的一端焊接固連,外接管10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環板9與活套在第二接管2外的套管4焊接固連,該套管與第二接管2之間裝有密封件,外端通過螺栓與松套在第二接管2上的第二箍管軸向約束連接,并能壓緊密封件。第一接管1的內端通過與之固連的第三環板7與內波紋管3和外波紋管5的一端連接,內波紋管3和外波紋管5的另一端與固定在第二接管2上的環板組件8連接,該環板組件由緊貼第二接管2外壁的加強板、焊接在加強板外的環板以及焊接在加強板和環板之間的肋板11構成。內波紋管3和外波紋管5之間的環形區域通過通氣管12與大氣相通,第一環板6和第三環板7之間的空腔通過通氣孔T與第一接管1的內孔相通。
第一接管1和第二接管2通過導流筒13形成直線形通流通道,其相互之間可以自如軸向位移,達到柔性連接的目的。內波紋管3與外波紋管5并聯,構成了內外壓混合型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
外接管10上設置有放氣裝置F和疏水裝置S。各波紋管可以為任意波形,必要時在波峰或波谷處設置加強環,在外接管與相鄰環板之間可以酌情設置肋板11。
實踐證明,以上實施例具有吸收位移大、尺寸緊湊、穩定性好、流阻小、重量輕、加工工藝簡單的優點,與同樣材料、同樣規格參數制作的傳統直管壓力平衡柔性接管相比,長度縮短,重量減輕。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33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口在線封堵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塑料管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