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3007.0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92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葛培琪;江京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7/04 | 分類號: | G01K7/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寧欽亮 |
| 地址: | 250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動軸承 內圈 滾道 磨削 溫度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對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弧區溫度進行測量的裝置,屬于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弧區溫度測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滾動軸承是一種重要的精密旋轉零件,軸承滾道是承受載荷的工作表面,滾道表面質量是影響軸承性能及壽命的關鍵因素。磨削軸承滾道時,通常采用切入式磨削方法,由于砂輪與工件之間接觸面積較大,散熱比較困難,極易產生磨削燒傷和變質層,從而極大地影響了軸承的使用性能。因此對軸承滾道磨削溫度的研究對于提高磨削質量具有很大的意義。
對磨削弧區溫度的測量方法通常有兩種,分別是熱電偶法和紅外熱像儀法,熱電偶法又分為頂絲法和夾絲法。頂絲法測溫原理是在試件上鉆若干個盲孔,將熱電偶絲置于孔中,磨削另一面完成測溫。夾絲法測溫原理是將待測試件切割為兩部分,中間夾有帶絕緣層的熱電偶絲,在磨削時通過磨粒的擠壓作用,在熱電偶絲和試件間產生搭接,形成熱電偶結。紅外熱成像儀法是在磨削試件側面進行紅外線拍照,直接在儀表上讀出溫度值及溫度分布。
但是,以上所述方法僅適用于平面磨削溫度的測量,對于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的測量均無法直接使用。夾絲法需要將試件剖開再夾入熱電偶絲,而滾動軸承內圈為圓環形工件,無法沿軸承套圈軸線橫向剖開;若沿軸承套圈半徑縱向剖開,則剖下的部分將無法重新固定;由于滾動軸承內圈不同于普通的軸類零件,其滾道面為內凹的空間曲面,且磨削弧區的最高溫度產生于滾道中點的位置,若采用紅外熱像儀法將無法獲取到磨削弧區的溫度。另外還存在如何將旋轉的熱電偶溫度信號傳導至信號采集設備的問題。
目前還沒有合適的方法可以測得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弧區的溫度。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測量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測溫精確的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測量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測量裝置,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該裝置,包括電磁支承、軸套、熱電偶、導電滑環和信號采集器,導電滑環固定安裝在軸套內,熱電偶通過引線與導電滑環轉子上的接線端子連接,導電滑環定子通過連線與信號采集器連接;軸承內圈內壁上徑向開有兩個盲孔,兩個盲孔內分別置入一組熱電偶,軸承內圈吸附在電磁支承上,軸套套裝在軸承內圈內。
磨削時,電磁支承加磁,將軸承內圈吸住,電磁支承轉動時,帶動軸承內圈、軸套和導電滑環的轉子一起轉動,軸承滾道與砂輪接觸點處產生高溫,當兩個盲孔的軸線依次經過接觸點時,置于盲孔內的熱電偶被加熱產生熱電勢,熱電勢信號通過熱電偶引線傳導至導電滑環的轉子上,并經導電滑環定子傳導至信號采集器。
導電滑環選擇四極水銀導電滑環,既可以更好地傳導熱電偶溫度信號,還可將兩組熱電勢信號同時導出。
本實用新型可一次磨削測量軸承滾道兩點處的磨削溫度,測溫精確,可用來測量磨削過程中滾道表面下某點的溫度變化規律并解決了如何傳導旋轉的溫度信號的問題,涉及的測量方法適用于不同型號各種尺寸的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的測量,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熱電偶置入滾動軸承內圈的示意圖。
圖中:1、軸承內圈,2、熱電偶及引線,3、電磁支承,4、軸套,5、導電滑環,6、接線端子,7、砂輪,8、測溫點,9、盲孔,10、支承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滾動軸承內圈滾道磨削溫度測量裝置主要包括熱電偶及引線2、電磁支承3、軸套4、導電滑環5和信號采集器(圖中未畫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30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清掃機構的鍵帽拉拔力測試裝置
- 下一篇:一種貼標檢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