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凝土預制方樁接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2740.0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67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倪紅;左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陵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D5/52 | 分類號: | E02D5/52;E02D5/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瞿網蘭 |
| 地址: | 21116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預制 接頭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尤其是一種建筑基礎用樁結構,具體地說是一種口字型接頭的混凝土預制方樁接頭。
????眾所周知,混凝土預制方樁因其質量穩定、施工方便等優點得到廣泛應用。打樁時,會出現因地質條件不良或樁長不足等原因,樁尖位置達不到不了持力層深度,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接樁。傳統的接樁方式大多采用人工焊接,并且焊接質量受人為因素和天氣條件影響,焊縫質量難以控制,費時費力,同時抗拉性能也難以完全完全保證,進而影響到整個施工工程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口字型方樁連接不便的問題,設計一種連接方便的混凝土預制方樁快速接頭,以提高接樁過程中的接樁效率及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混凝土預制方樁接頭,它包括上樁1和下樁3,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樁1的下端設有內凹結構2,所述的下樁1的上部設有與所述的內凹結構2相配的上凸結構4,所述的上凸結構4插入所述的內凹結構2中并通過接頭螺栓5連接。
所述的接頭螺栓5的數量為每個面至少兩個且均勻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現有制樁和施工工藝的基礎上,能大幅度提高了接樁效率,同時避免了焊接造成的事故隱患和對焊接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的要求,而且具有接樁成本低,接樁質量好的優勢。
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現有制樁和施工工藝的基礎上,能大幅度提高了接樁效率,同時避免了焊接造成的事故隱患和對焊接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的要求,而且具有接樁成本低,接樁質量好的優勢。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所連接而成的樁的整體剛度強,定位性好,易于拼裝。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
一種混凝土預制方樁接頭,它包括上樁1和下樁3,所述的上樁1的下端設有彈性鋼材制造的內凹結構2,該內凹結構2可預先與上樁1上的主鋼筋焊接相連以確保內凹結構與上樁的連接強度,所述的下樁1的上部設有與所述的內凹結構2相配的上凸結構4,上凸結構4也可采用彈性鋼材制造,它也可在預制下樁時預先與下樁鋼筋焊接相連以確保連接強度,所述的上凸結構4插入所述的內凹結構2中并通過接頭螺栓5連接,如圖1所示。為了提高上樁與下樁的連接強度,每個連接面上的接頭螺栓5的數量至少為2個,且均勻布置在各個面上,為了連接方便,每個內凹結構2及上凸結構4上的用于旋裝接頭螺栓5的螺栓孔6的位置誤差應嚴格控制。
操作時,首先調整上樁的位置,使上樁的軸線與下樁的軸線盡量相重合,調整上樁慢慢移至相接觸位置,當上樁和下樁扣合時,說明預制樁接樁完成,可以用接頭螺栓固定。在實際工程中,螺栓的數量及形狀可以根據預制方樁特征進行調整,比如可以每側布置3個螺栓。
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陵科技學院,未經金陵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27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半圓沉管灌注樁裝置
- 下一篇:用于水環境研究的岸邊和中心排放裝置
專利文獻下載
說明:
1、專利原文基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說明書;
2、支持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升級中);
3、專利數據每周兩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內容包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流程工藝圖或技術構造圖;
5、已全新升級為極速版,下載速度顯著提升!歡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