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51013.2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64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謝宗憲;劉昱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尤指一種憑借沖壓制程使熱管以緊配合的方式夾持于底座中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散熱裝置與電子產品的發展息息相關。由于電子產品在運作時,電路中的電流會因阻抗的影響而產生不必要的熱能,如果這些熱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積在電子產品內部的電子元件上,電子元件便有可能因為不斷升高的溫度而導致損壞。因此,散熱裝置的優劣影響電子產品的運作甚巨。
一般而言,許多散熱裝置中都設置有熱管,用來將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能傳導至散熱器,再由散熱器將熱能排出電子產品外部。目前,現有散熱裝置中用來承載熱管的底座都須經過好幾道制程處理,在每道制程之間搬運底座時會耗費不少時間,使得生產效率降低且生產成本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其憑借沖壓制程使熱管以緊配合的方式夾持于底座中,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包含一夾持部、一承載部以及兩個側部,每一該側部的外側向內側方向形成一第一凹陷結構,該夾持部與該承載部相對,該兩個側部連接該夾持部與該承載部,一容置空間形成于該夾持部、該承載部與該兩個側部之間;以及
一熱管,該熱管的一第一端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且承載于該承載部上,該夾持部與該承載部配合以緊配合的方式夾持住該熱管的該第一端。
其中:每一該側部的外側呈S形或Z形。
其中:每一該側部的內側向外側方向形成一第二凹陷結構。
其中:該承載部上形成有一開口,使得該第一端的底面外露于該開口中,該開口的寬度小于該第一端的最大寬度。
其中:該第一端的底面與該底座的底面共平面。
其中:還包含一散熱器,設置于該熱管的一第二端上。
其中:還包含兩個固定件,設置于該底座上,其中該容置空間位于該兩個固定件之間。
其中:該熱管為一扁平熱管。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的底座可以鋁擠形制程成型,且本實用新型憑借沖壓制程沖壓底座夾持部,使熱管以緊配合的方式夾持于底座中。由于兩個側部的外側向內側方向形成第一凹陷結構,因此第一凹陷結構可在沖壓的過程中提供夾持部變形的空間。本實用新型的制程簡單,可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且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組裝前的立體圖;
圖3為圖1中的散熱裝置組裝后的立體圖;
圖4為圖3中的散熱裝置的前視圖;
圖5為圖4中的散熱裝置的底座的夾持部沖壓后的前視圖;
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組裝前的立體圖;
圖7為圖6中的散熱裝置組裝后且底座的夾持部沖壓后的前視圖;
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組裝前的立體圖;
圖9為圖8中的散熱裝置組裝后的仰視立體圖;
圖10為圖9中的散熱裝置的前視圖;
圖11為圖10中的散熱裝置的底座的夾持部沖壓后的前視圖;
圖1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組裝前的立體圖;
圖13為圖12中的散熱裝置組裝后且底座的夾持部沖壓后的前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1'、3、3'散熱裝置;10、10'、30、30'底座;12、32熱管;14、34散熱器;16、36固定件;100、300夾持部;102、302承載部;104、304側部;106、306容置空間;108、308鉚接部;110、310、3200底面;120、320第一端;122、322第二端;307開口;1040、3040第一凹陷結構;1042第二凹陷結構;W1、W2寬度;A箭頭;S10-S16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5,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1組裝前的立體圖,圖3為圖1中的散熱裝置1組裝后的立體圖,圖4為圖3中的散熱裝置1的前視圖,圖5為圖4中的散熱裝置1的底座10的夾持部100沖壓后的前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510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動液壓泵
- 下一篇:直傳式螺桿泵驅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