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交通運輸設備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49880.2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0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顏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顏 |
| 主分類號: | B60N2/48 | 分類號: | B60N2/48;B60R7/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呂翠蓮 |
| 地址: | 262700 山東省濰坊市壽***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通 運輸設備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運輸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交通運輸設備座椅。
背景技術
現有的交通運輸設備座椅的儲物裝置是設置在前排座椅背面的,其存在用途單一、交通運輸設備前后、排座椅空間狹小的缺陷,當這種設置在前排座椅背面的儲物裝置內放置物品后會造成交通運輸設備前、后排座椅的空間更加狹小,極大地降低了后排乘客的舒適度,增加了后排乘客在乘車時的疲勞度。
另外,在長途客運中,由于顛簸和勞累,很多人在路途中常常會打磕睡,但休息時頭部沒有固定處,當汽車顛簸、急剎車、轉彎等,乘客很容易受傷,并且也休息不好。盡管現在很多客車采取播放錄象的方式來吸引乘客,盡量消除沉睡現象,但乘客因打盹受傷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保證乘客安全的交通運輸設備座椅,提高了乘客乘車的舒適度。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交通運輸設備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座椅本體上設有座椅套,座椅套的側面上部分別設有第一儲物裝置,座椅套的側面底部分別設有第二儲物裝置,座椅本體的上端設有休息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休息架包括座椅固定架、護脖環和頭箍,座椅固定架固定在座椅本體的座椅背上,護脖環和頭箍與座椅固定架做成一體。
所述護脖環為開口的環形。
所述頭箍上鉸接有一弧面的護面罩。
所述第一儲物裝置、第二儲物裝置與座椅套經縫紉、或粘接、或熱溶、或熱壓,或冷壓、或吸附成型。
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交通運輸設備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座椅本體上設有座椅套,座椅套的側面上部分別設有第一儲物裝置,座椅套的側面底部分別設有第二儲物裝置,座椅本體的上端設有休息架,使交通運輸設備內有限的空間得到充分合理應用,同時擴展了它的功能,同時,為旅客提供了在座位上安全休息的一種支架,避免乘客在路途中因打磕睡而負傷。乘客休息時,乘客休息架可方便的固定頭部和脖子部位,并配有護面罩,可使乘客安心休息,提高了乘客乘車的舒適度。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交通運輸設備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座椅本體,2-座椅套,3-第一儲物裝置,4-第二儲物裝置,5-護面罩,6-護脖環,7-座椅固定架,8-頭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附圖1所示,一種交通運輸設備座椅,包括座椅本體1,座椅本體1上設有座椅套2,座椅套2的側面上部分別設有第一儲物裝置3,座椅套2的側面底部分別設有第二儲物裝置4,第一儲物裝置3、第二儲物裝置4與座椅套2經縫紉、或粘接、或熱溶、或熱壓,或冷壓、或吸附成型,第一儲物裝置3、第二儲物裝置4與座椅套2可以是同質材料,或也可以不是同質材料制成,第一儲物裝置3和第二儲物裝置4的外形可以依據使用要求不同設置,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是不規則的,使交通運輸設備內有限的空間得到充分合理應用,同時擴展了它的功能。
座椅本體1的上端設有休息架,休息架包括座椅固定架7、護脖環6和頭箍8,座椅固定架7固定在座椅本體1的座椅背上,護脖環6和頭箍8與座椅固定架7做成一體,護脖環6為開口的環形,位于與脖子等高位置;頭箍8位于與額頭等高位置,在頭箍8上鉸接有一弧面的護面罩5。休息時,從開口處拉開護脖環6,將脖子套在護脖環6中,額頭套入頭箍8,再放下護面罩5,便可以安心地休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顏,未經王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498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