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49773.X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84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巢文革;閔建彬;沈浩君;徐娟;朱朝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蘇州防水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F7/20 | 分類號: | B01F7/20;C08L95/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汪青 |
| 地址: | 21500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改性瀝青 防水 卷材 配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制備防水材料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瀝青是公認的具有較好防水性能的材料,但由于原瀝青有低溫脆,高溫流淌抗、老化性能差的特點,需要通過聚合物改性瀝青技術進行改善瀝青性能,通常加入橡膠或樹脂進行改性,加入的材料可以是橡膠粉,也可以是SBS橡膠或其他,這種改性稱為聚合物改性。加入聚合物的材料性能和加入量,決定了改性后瀝青性能的好壞,添加的材料稱為改性劑。一般地改性劑大多數為高聚物,所謂的高聚物是指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的范圍十分廣,適用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主要有SBS橡膠(也稱彈性體)、APP樹脂,包括APAO/APO(也稱塑性體)。也就是說,在我國,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特指APP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二種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例如,制備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時,先將改性瀝青劑SBS和熱瀝青混合,然后在熱瀝青配料裝置內循環攪拌,使改性瀝青劑均勻地分散于熱瀝青中,最后進入膠體磨循環研磨,使得研磨粒度細度≤5μm,最后在配料罐中繼續攪拌,讓SBS更加均勻的分布在瀝青中。操作過程比較繁瑣,制備效率低,同時,配料裝置的選擇也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存在攪拌死角。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裝置,配料裝置包括具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配料罐、攪拌裝置,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驅動電機、由驅動電機驅動轉動的攪拌軸、設置在攪拌軸上的攪拌槳,特別是,攪拌槳包括沿著攪拌軸的長度方向分布的多個第一槳葉和多個第二槳葉,多個第一槳葉和多個第二漿葉分別固定在攪拌軸和配料罐的內壁上,攪拌軸穿過多個第二漿葉設置,所述攪拌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最下部的第一槳葉上的刮刀,該刮刀防止改性瀝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殘留。
優選地,多個第二槳葉分別位于每相鄰兩個第一槳葉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和優選方面,第一槳葉包括至少有一對固定在攪拌軸上的第一槳葉本體,與攪拌軸相互平行設置、并固定在第一槳葉本體上的多個第一支葉。
優選地,多個第一支葉有4~8個,且多個第一支葉均勻分布在一對的第一槳葉本體上。
更優地,第一支葉的材質為角鋼,每兩個第一支葉的直角朝向相反方向設置,且每個第一支葉的一端部呈尖角狀,另一端部呈燕尾狀。
優選地,多個第二槳葉之間相互錯位。
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和優選方面,第二槳葉包括至少有兩對交叉設置的第二槳葉本體,與攪拌軸相互平行設置、并固定設置在第二槳葉本體上的多個第二支葉。
優選地,多個第二支葉有2~4個,每相鄰兩個第一支葉之間設置有一個第二支葉。
更優地,第二支葉材質為角鋼,第二支葉的直角朝向與每兩個第一支葉的直角朝向相反方向設置,且每個第二支葉的一端部呈尖角狀,另一端部呈燕尾狀。
此外,本技術方案中的刮刀底部與配料罐的罐底形狀相同,確保配料裝置在配料過程中,無改性瀝青配料罐的罐體殘留。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配料裝置采用多個第一槳葉和多個第二槳葉,并將多個第一槳葉和多個第二槳葉分別固定在攪拌軸和配料罐的內壁上,再由攪拌軸穿過多個第二槳葉設置,在驅動電機作用下,多個第一槳葉和攪拌軸一起轉動,多個第二槳葉固定在配料罐的內壁上,將處于配料罐內的高聚物之間,在多個第一槳葉帶動下與多個第二槳葉和配料罐的內壁發生碰撞或剪切,產生類似膠體研磨效果,簡化了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制備過程,提高工作效率,且該攪拌裝置滿足制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過程中,物料的均勻性要求,同時,在最下部的第一槳葉上安裝了刮刀,防止改性瀝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殘留,使得配料裝置無攪拌死角。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配料裝置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槳葉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槳葉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蘇州防水研究院,未經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蘇州防水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497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藥提取物
- 下一篇:以水為溶媒提取高純葛根黃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