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池的防反裝結構、電池以及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47662.5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93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華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防反 結構 以及 移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防止電池反裝的結構、采用防反裝結構的電池以及使用上述電池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移動終端(例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已經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現有移動終端一般在殼體內設置有電池倉,并配備多塊備用電池,以便增加移動終端的使用時間。電池放入電池倉后,使金手指與電池倉中的電池連接器接觸,實現電池向移動終端供電。但是,在電池的安裝過程中,容易出現用戶反裝電池,從而損壞電池連接器或者出現正負極短接的現象。為了防止電池出現反裝的情況,現在,一般在電池的左右兩側設計相同的防反裝結構,如圖1、圖2所示,但是,這樣,用戶安裝時也需要注意電池連接器與電池上金手指的配合,否則也存在反裝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的防反裝結構,解決了移動終端電池易反裝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電池的防反裝結構,防反裝結構位于電池一端部的兩側,包括設置于一側的插槽和另一側的插條。
為了方便電池的安裝和拆卸,插槽優選為U型槽。
基于上述電池的防反裝結構的設計,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電池,電池的一端部設置有金手指,其中,電池設置有金手指端部的兩側設置有插槽和插條。
為了方便電池的安裝和拆卸,插槽優選為U型槽。
如上所述的電池,金手指位于插槽和插條之間,且靠近插槽。
如上所述的電池,金手指位于插槽和插條之間,且靠近插條。
基于上述電池的設計,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殼體和位于殼體電池倉中的電池,其中,電池的一端部設置有金手指,電池設置有金手指端部的兩側設置有插槽和插條;電池倉中設置有插條和擋塊,電池倉的插條插入電池的插槽,電池的插條插入電池倉的擋塊。
為了方便電池的安裝和拆卸,插槽優選為U型槽。
如上所述的移動終端,電池的金手指位于插槽和插條之間,且靠近插槽。
如上所述的移動終端,電池的金手指位于插槽和插條之間,且靠近插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在電池端部的兩側設置插槽和插條作為防反裝結構,在安裝電池時,由于電池端部兩側的插槽和插條結構不同,可以給用戶非常直觀的感受,引起用戶的注意,使得電池只能以正確的方式安裝到移動終端的電池倉中,用戶可快速正確的安裝電池,從而避免由于反裝電池導致電池連接器損壞或者出現正負極短接的現象。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電池防反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電池防反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電池防反裝結構與電池倉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現有電池端部的左右兩側設計相同的防反裝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電池的防反裝結構均為插條結構或者插槽結構,則用戶在安裝電池時需要注意電池連接器與電池上金手指的配合,否則存在電池反裝的情況,導致電池連接器損壞或者出現正負極短接的現象。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電池防反裝結構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種新的電池防反裝結構,可給用戶明顯提示,防止電池反裝,達到快速正確安裝電池的目的。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電池的防反裝結構位于電池一端部的兩側,包括設置于一側的插槽1和另一側的插條2。其中,為了方便電池的安裝和拆卸,插槽1設計為U型槽,電池3與插條2形成一個卡接部。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電池防反裝結構為設置于電池3的一端部的兩側的插槽1和插條2,由于插槽1與插條2的結構不相同,因而,用戶很容易辨認,當用戶將采用具有上述防反裝結構的電池安裝到移動終端上時,只有電池以正確的方式插到移動終端的電池倉中,才能將電池安裝到移動終端上,實現了用戶快速安裝電池以及防止電池反裝的目的。
?基于上述電池的防反裝結構的設計,本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電池,電池3的一端部設置有金手指4,其中,在電池3設置有金手指4端部的兩側設置有電池防反裝結構,電池防反裝結構包括設置于一側的插槽1和另一側的插條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476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