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道系統及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45911.7 | 申請日: | 2013-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00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發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集團蕪湖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02 | 分類號: | F24F13/02;F24F13/30;F24F13/08;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道 系統 空調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于熱交換的風道系統及具有該風道系統的空調器。
空調器的風量大小直接影響其制冷和制熱性能,風量越大則越利于提升空調器的制冷和制熱效果;而且,在目前人類能源問題越驅緊張的時代,人們對空調器的節能、環保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效節能的空調器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
現有的穿墻式空調器的室外側熱交換系統及風道系統,其制冷和制熱性能嚴重受制于室外側進風口和外側熱交換器大小的制約,由于穿墻式空調器的整個機身基本置于墻體之中,空調器的室內、室外側的進風、出風均位于同一側,則導致存在竄風的可能,嚴重影響整機的制冷和制熱效果。
如圖1及圖2所示,現有穿墻式空調器室外側的風道系統包括設有進風口A1`、進風口A2`和出風口B`的外側風道系統,換熱器770`置于底盤22`之上,且置于后側中間,外殼11`左后側折邊111`與換熱器770`之左邊板7701`配合而形成進風口A1`,外殼11`右后側折邊112`與換熱器770`之右邊板7702`配合而形成進風口A2`;后圍板330`兩側分別與換熱器770`的左邊板7701`和右邊板7702`相連,形成室外風道,室外風道上設有室外風道導風圈3301`;異步電機99`安裝在電機支架3302`之上;軸流風葉88`置于風道內,安裝在異步電機99`的電機軸端部。運行時,軸流楓葉88`轉動,將氣流從進風口A1`、A2`吸入,經后圍板330`的導風圈3301`進入風道內,并經軸流風葉88`加速后將氣流從出風口B`壓出(風道系統中氣流流向如圖中箭頭所示);雖然在出風口B`兩側位置,設置有左導流板551`和右導流板661`,但仍然存在部分熱風又回流至進風口A1`和A2`,重新進入風道,如此既降低了風道系統的送風效率,也降低了熱交換器的換熱效果,影響產品的性能。
此外,在穿墻式空調器的室外側窗口尺寸C`一定的情況下,如圖示1布局的室外風道系統,當進風口A1`、A2`兩者尺寸之和過大時,則熱交換器770`的出風口B`的尺寸將減小,此時風量可能夠大,但熱交換器偏小,整個制冷系統達不到預期效果;反之,當進風口A1`、A2`兩者尺寸之和過小時,則熱交換器770`的出風口B`的尺寸可以做大,但風量偏小,熱交換器不能充分發揮其熱交換效果,同樣整個制冷系統也不能發揮高效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道系統及具有該風道系統的空調器,旨在提高空調器的送風效率,減少回風導致的熱量損失,提高空調器的換熱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風道系統,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室外側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單一并排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室外側,且所述進風口的橫向尺寸為外殼的室外側窗口尺寸的0.3?0.45倍。
優選地,所述外殼內設有與所述出風口相對的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為直排設置;或者,所述換熱器為L型設置。
優選地,所述外殼內還設有底盤、后圍板、軸流風葉、異步電機以及電機支架,其中:
所述換熱器置于所述底盤上,且置于底盤后側的一側;
所述外殼的后側折邊與換熱器的左邊板配合而形成所述進風口;
所述外殼的后側折邊與換熱器的左邊板配合而形成所述進風口;
所述后圍板的一側與換熱器的左邊板相連,另一側與換熱器的右側端相連,形成室外風道,室外風道的出口即為所述出風口;
所述異步電機安裝在電機支架上;所述室外風道上設有導風圈;所述軸流風葉置于所述室外風道內,且安裝在異步電機的電機軸端部。
優選地,所述電機支架與所述后圍板一體成型;或者,所述電機支架固定于底盤上。
優選地,所述軸流風葉上設置有打水圈。
優選地,所述打水圈與所述軸流風葉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進風口及出風口均設有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風道內的防護網;所述防護網固定在底盤上。
優選地,所述出風口靠近進風口的一側設置有防止熱風回流至進風口的導流板。
優選地,所述導流板固定在所述換熱器的左邊板上。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風道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風道系統及具有該風道系統的空調器,將風道系統設置成單側進風,并將進風口的橫向尺寸設置為外殼的室外側窗口尺寸的0.3?0.45倍,由于確保了進風口的尺寸,提高了風道系統的送風效率,盡可能地減少部分熱風回流,從而實現空調器的高效換熱,提高產品的使用性能,并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將換熱器做成L型,從而確保了換熱器的有效換熱面積,進一步提高換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集團蕪湖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集團蕪湖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459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