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腹穿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40508.5 | 申請日: | 2013-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53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彭濤;陳江天;隋準;陳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教學模型,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腹部穿刺的模型。
背景技術
腹膜腔穿刺,簡稱腹穿,是對腹腔積液患者進行腹腔穿刺抽取積液的操作過程,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腹膜腔穿刺操作應用很多,但該操作穿刺點的選擇與操作過程都具有一定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使醫學生更好的練習和掌握該項操作技術。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腹穿模型,其特征在于,由上半身模型、表皮、水囊、模擬脾組成,水囊置于上半身模型的腹腔內,模擬脾位于水囊上,表皮套在上半身模型上。
所述的上半身模型在腹部設置完整的腹腔。
所述的表皮與上半身模型吻合,在表皮的右表面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三分之一處設有一刀疤,長3cm。
所述的水囊與腹腔結構吻合,在水囊上與所述刀疤位置直徑1cm圓周內設置實心結構,為非穿刺區,在水囊左側設置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型仿真,水囊在表皮刀疤處直徑1cm圓周內為實心,與模擬脾部位穿刺均不會流出積液,在腹部其他部位穿刺均會流出積液,臨床示教進行腹膜腔穿刺練習,使醫學生可以在仿真模型上反復練習,從而提高該操作的技術掌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表皮結構圖。
其中,1上半身模型,2表皮,3水囊,4模擬脾,5刀疤,6腹腔,7實心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上半身模型1在腹部設置腹腔6,水囊3放置在腹腔6內,模擬脾4放置在水囊3的凹槽內,表皮2套在上半身模型1上。在表皮2上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三分之一處設有一刀疤5,長3cm,在水囊上刀疤相應位置直徑1cm圓周內設置實心結構7,在水囊3左側凹槽內放置模擬脾4,在穿刺刀疤周圍及模擬脾4部位時,穿刺不會有積液流出,穿刺腹腔的其他部位會有積液流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未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405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眼部檢查模型
- 下一篇:一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媒體教學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