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伏匯流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6586.8 | 申請日: | 2013-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97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俊偉;丁坤;張經煒;彭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302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匯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匯流箱,屬于太陽能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能源問題正成為制約生活、經濟、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因此新能源被愈加重視,太陽能作為一種綠色可再生資源,在世界能源危機中扮演著日漸重要的角色。光伏系統是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輻射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新型發電系統。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使用到匯流箱,又稱光伏匯流箱、太陽能防雷匯流箱等。目前,常見的光伏匯流箱,是將一定數量、相同規格的光伏組件串聯連接,組成光伏子串陣列,再將這些子串并聯到光伏匯流箱匯流,之后通過控制器、逆變器、光伏配電柜等,配套使用構成完整的光伏發電系統。然而傳統的光伏匯流箱,使用的只是簡單的固定光伏陣列結構,面對復雜的光伏系統工作環境,尤其是發生失配條件時,光伏陣列輸出會大幅降低,同時不能針對后級需要的不同情況,做出有效適應。
實用新型內容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伏匯流箱。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光伏匯流箱,包括控制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板包括:CPU、大容量數據存儲模塊、網絡通信模塊、LCD模塊、用于采集獨立光伏組件數據的數據采集模塊、和智能拓撲電路;所述大容量數據存儲模塊、網絡通信模塊、LCD模塊、數據采集模塊和智能拓撲電路均與CPU相連。
所述控制電路板還包括與智能拓撲電路相連的負載,所述CPU與負載相連,用于控制光伏陣列工作在最大功率點輸出。
所述智能拓撲電路包括有多個太陽能電池組件、數據采樣接線和開關,每一數據采樣接線分別與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件相連,所述多個太陽能電池組件與各個開關相連聯,通過調節開關的通斷,可實現多種不同的拓撲結構。
所述拓撲結構為多個太陽能電池組件串聯、多個太陽能電池組件并聯、一組或多組太陽能電池組件先串聯后并聯、一組或多組太陽能電池組件先并聯后串聯、多個太陽能電池組件串聯成一組子串再與另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件并聯結構中的一種。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開關為繼電器、MOSFET、IGBT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通過數據采樣接線與各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正極相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模塊中,包含有測量每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壓和電流的電壓檢測電路和電流檢測電路。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電壓檢測電路和電流檢測電路中,包含有霍爾傳感器元件。
所述光伏匯流箱還包括與太陽能電池組件相連的正極接線柱和負極接線柱,熔斷器、正極母排、負極母排和負載,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每一正極接線柱均通過一個熔斷器與正極母排相連,每一負極接線柱均通過一個熔斷器與負極母排相連;所述負載兩端分別與正極母排和負極母排相連。
作為優選方案,還包含有防雷器,連接在正極母排和負極母排之間,同時接地;和/或,所述正極接線柱和負極接線柱分排排列,分別設置在正極母排和負極母排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CPU為DSP芯片,所述DSP芯片內置12位AD轉換器,用于實現對各路模擬信號的采樣;和/或,所述大容量數據存儲模塊為SD卡;和/或,所述網絡通信模塊為無線局域網。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匯流箱,通過數據采集模塊,連接到微處理器,由大容量數據存儲模塊存儲,并進行數據分析,由微處理器對智能拓撲電路進行拓撲,適應不同輸出需求和應對多變的環境條件,LCD模塊用于顯示現場工作情況,同時經過網絡通信模塊,檢測光伏匯流箱工作狀態,實現實時監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光伏匯流箱的控制電路板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光伏匯流箱的智能拓撲電路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光伏匯流箱的箱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未經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65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