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紡紗用轉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4020.1 | 申請日: | 2013-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75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廷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廷奇 |
| 主分類號: | D01H4/10 | 分類號: | D01H4/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300 山東省濰坊市昌***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紗 用轉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紗用轉杯,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轉杯紡屬于自由端紡紗,是丹麥人伯塞爾森于一九三七年發明,并申請專列。而世界上第一臺KS-200型轉杯紡機一九六五年誕生于捷克斯洛伐克VUB棉紡研究所,在布爾諾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上公開展出,引起轟動,被公認為紡紗技術的一次革命。后經各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轉杯紡已成為應用最廣泛、最成熟的技術之一。
近幾年來我國的轉杯紡機生產廠家在消化吸收國外設備的基礎上分別研制生產了各具特色的機型,具有代表性的有泰坦TQF-288,日發RFRS-30、淳瑞等,以上各種機型在機電一體、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上拉近了與進口設備的差距,這標志著我國的紡機制造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雖然如此,但在實際生產中由于老型轉杯材質選用、生產工藝不合理,出現了兩個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檔次較高的配棉生產出的紗支條干CV值高、強力偏低、生產效率低,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檔次較低的配棉在生產過程中,原料的灰塵容易沉淀在轉標的凝棉槽中,引起紗支條干惡化、質量波動大、斷頭率高,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樣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并降低發生產成本的紡紗用轉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紡紗用轉杯,包括杯柄和杯體,所述杯體內靠近杯柄的位置設有凝棉槽,凝棉槽的深度為?0.15mm,寬度為0.12mm。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杯體的外壁傾斜設置,杯體的外壁與凝棉槽的上壁之間的夾角為引紗角,該引紗角的角度為80度。
使其提高了操修接頭時的成功率,以及棉纖維在加捻時的抱合力和排雜的順暢性,減少了毛羽,并解決了灰塵沉淀、紗支條干惡化、質量波動大等一系列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可在不同機型的設備上使用,紗支的條干、強力、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杯柄;2-杯體;3-凝棉槽;a-引紗角。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紡紗用轉杯,包括杯柄1和杯體2,所述杯體2內靠近杯柄1的位置設有凝棉槽3,凝棉槽3的深度L為?0.15mm,寬度H為0.12mm;
杯體2的外壁傾斜設置,杯體2的外壁與凝棉槽3的上壁之間的夾角為引紗角a,該引紗角a的角度為80度,使其提高了操修接頭時的成功率,以及棉纖維在加捻時的抱合力和排雜的順暢性,減少了毛羽,并解決了灰塵沉淀、紗支條干惡化、質量波動大等一系列問題。
新型轉杯在不同機型的設備上使用,紗支的條干、強力、生產效率明顯提高,受到廣大用戶的好評。
例如兩臺泰坦TQF-288紡制16支棉紗,每天的產量是3.5噸,使用新型轉杯后,引紗速度每分鐘提高6米,每天多產棉紗0.2噸,每噸的制造費是2400元,每天可降低制造費480元,每年按330天計算,可多創收158400元,企業效益非常可觀。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老型轉杯存在的兩大問題,既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并降低發生產成本,是老型轉杯的最佳替代產品,也是企業挖潛改造、創收的一條重要途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廷奇,未經劉廷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40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