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2964.5 | 申請日: | 2013-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28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宋道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道勝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4F12/00;F24F13/30;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形 熱交換器 pm2 凈化 空調 末端 | ||
1.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包括熱交換過風通道(9),其特征在于:熱交換過風通道(9)一端連接有框式熱交換器(310),框式熱交換器(310)是主要由多個板式熱交換器合圍構成一端閉合、一端開口指向熱交換過風通道(9)的過風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板式熱交換器的進風面與熱交換過風通道(9)的風向成夾角A,夾角A的取值范圍為:0°<夾角A<9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框式熱交換器(310)的形狀為三棱柱或錐體或圓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框式熱交換器(310)的形狀為柱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熱交換旁通閥(39),所述熱交換旁通閥(39)位于相鄰板式熱交換器之間或者鑲嵌在板式熱交換器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新風排風裝置,新風排風裝置包括腔內安裝有熱回收濾芯(7)的熱回收腔(51),所述熱回收腔(51)的前端安裝有排風旁通腔(55)、后端安裝有新風旁通腔(56)、左端安裝有新風分配腔(52)、右端安裝有同時與熱回收腔(51)連通的排風過風腔(53)和新風過風腔(54);排風過風腔(53)和新風過風腔(54)進行層疊設置,排風過風腔(53)位于新風過風腔(54)正上方;排風旁通腔(55)引入室內排風后分別與熱回收腔(51)和排風過風腔(53)連通;新風分配腔(52)引入室外新風后分別與熱回收腔(51)和新風旁通腔(56)連通,新風旁通腔(56)與新風過風腔(54)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回收濾芯(7)由若干縱橫交錯并互相隔離的過風通道構成,其外形為矩形體;熱回收濾芯(7)相對的兩棱邊與熱回收腔(51)的內壁連接并將熱回收腔(51)分割為4個互相隔離的空腔,這4個空腔分別為:左上腔(71)、右上腔(72)、右下腔(73)、左下腔(74);左上腔(71)通過熱回收濾芯(7)的過風通道與右下腔(73)連通,右上腔(72)通過熱回收濾芯(7)的過風通道與左下腔(74)導通;左上腔(71)與新風分配腔(52)連通,左下腔(74)與排風旁通腔(55)連通,右上腔(72)與排風過風腔(53)導通,右下腔(73)與新風過風腔(54)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分配腔(52)連接有新風進風腔(57);新風進風腔(57)安裝有室外新風進風口(571),室外新風進風口(571)內安裝有新風高效過濾網(573),新風高效過濾網(573)的進風面設置有新風自動清洗刷(572),新風高效過濾網(573)和新風自動清洗刷(572)正下方設置有新風清洗接水盤(57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新風進風腔(57)內安裝有風機。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過風腔(53)連通有排風腔(58),排風腔(58)內安裝有風機。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過風腔(54)連通有回風腔(62),回風腔(62)內設置有連通室內的室外排風通道(61),室外排風通道(61)與排風旁通腔(55)連通。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腔(62)連通有凈化熱交換處理空腔(3)。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異形熱交換器PM2.5凈化空調末端,其特征在于:凈化熱交換處理空腔(3)包括熱交換過風通道(9)和風機進風風腔(312),框式熱交換器(310)位于熱交換過風通道(9)和風機進風風腔(312)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道勝,未經宋道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29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