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揚聲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1797.2 | 申請日: | 2013-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73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文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文強 |
| 主分類號: | H04R1/00 | 分類號: | H04R1/00;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揚聲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揚聲器,尤其是一種具有多種模式的揚聲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子設備,例如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都是只有一種揚聲器模式,其中絕大部分是采用音箱模式,如果用戶在需要用耳機的時候就需要另外在拿出耳機來,然后再插入插孔轉變成耳機模式,這種模式有個弊端,耳機的拔插和攜帶是比較麻煩的,外帶的耳機線也容易藏繞、扯斷、損壞,因此,傳統的揚聲器設備已經不能符合人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位于嵌入狀態時就是一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且方便實用的的新型揚聲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揚聲器,其安裝于電子設備的機箱上,所述電子設備的機箱上設置有適配新型揚聲器的開口,所述機箱上設置有接觸開關及信號發射模塊,所述新型揚聲器上設置有信號接收模塊及喇叭。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信號發射模塊為藍牙信號發射模塊,所述信號接收模塊為藍牙信號接收模塊。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信號發射模塊為調頻信號發射模塊,所述信號接收模塊為調頻信號接收模塊。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新型揚聲器與機箱上的開口采用卡扣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結構的揚聲器,將電子設備的耳機和音箱融合在一起,當處于嵌入狀態的時候就是一個較大音量的揚聲器(即音箱);當用戶需要用耳機的時候就可以把揚聲器拔出塞入耳朵,這個時候設備就轉換成較低音量的耳機,這種設置能有效解決耳機的拔插和攜比較麻煩的技術問題,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揚聲器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1-機箱;????11-接觸開關;????12-發射模塊;????2-揚聲器;????21-信號接收模塊;?????22-喇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照附圖1及附圖2,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揚聲器,其安裝于電子設備的機箱1上,所述電子設備的機箱1上設置有適配新型揚聲器2的開口,所述機箱1上設置有接觸開關11及信號發射模塊12,所述新型揚聲器2上設置有信號接收模塊21及喇叭22。
本實用新型中的電子設備可以是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
正常使用時,新型揚聲器2是直接嵌入到機箱1的開口中,這時機箱1與新型揚聲器2是直接通電運行的,這時的工作狀態類似于我們平常的音箱工作狀態,當新型揚聲器2從機箱1的開口拔出時,直接電源斷開,位于機箱1上的接觸開關11直接啟動帶動信號發射模塊12開始啟動,同時位于新型揚聲器2上的信息接收模塊也開始啟動,接收電子設備上傳送出來的信息,并控制喇叭22開始運行,使得喇叭22進入小功率揚聲器狀態。
當處于嵌入狀態的時候就是一個較大音量的揚聲器(即音箱);當用戶需要用耳機的時候就可以把揚聲器拔出塞入耳朵,這個時候設備就轉換成較低音量的耳機。
本實施例中,所述信號發射模塊12為藍牙信號發射模塊,所述信號接收模塊21為藍牙信號接收模塊。
通過藍牙的無線技術能在短距離內傳播信號,防止了傳統的耳機線容易殘繞、扯斷、損壞的問題,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無線方案,例如采用紅外線信號傳播或者調頻信號,例如采用調頻信號傳播的具體結構如下,所述信號發射模塊12為調頻信號發射模塊12,所述信號接收模塊21為調頻信號接收模塊21。
當然,本實施例中的新型揚聲器2和電子設備也可以采用有線方案連接,本實施例中并不限制新型揚聲器2與機箱1的連接方式。
本實施例中,所述新型揚聲器2與機箱1上的開口采用卡扣連接,通過卡扣連接可以有效的固定揚聲器與機箱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文強,未經鄭文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17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