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快速成床過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1556.8 | 申請日: | 2013-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20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思強;鄭學武;張逢玉;鄭煥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思強 |
| 主分類號: | B01D24/12 | 分類號: | B01D24/12;B01D24/46;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163318 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速成 過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應用于油田聚合物驅采油污水處理領域中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核桃殼過濾器是油田污水處理工藝中重要的一級過濾裝置,其本身具有除油效率高、濾料再生效果好等特點。但隨著聚驅采油技術的推廣,油田污水的水質出現的變化,使得常規核桃殼過濾器在運行中出現了濾后水質不達標、濾料再生效果差等問題,直接影響了油田正常的生產。為此,人們對核桃殼過濾器的內部結構提出了多種設想,但實際應用效果仍然未達到理想狀態,尤其是核桃殼作為輕質濾料,在現有過濾器的結構下,其濾料成床時間過長,一般會達到2小時以上,導致在過濾周期開始的前兩小時內,濾后出水難以達標,直接影響了整個過濾周期內的濾后出水水質。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快速成床過濾裝置,該種過濾裝置可縮短核桃殼濾料的成床時間,提高過濾裝置的出水指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種快速成床過濾裝置,包括一個在頂端具有浮油聚集器的過濾器筒體,其獨特之處在于:所述過濾器筒體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采用雙層攪拌槳葉結構的濾料分散再生器、采用雙層篩管結構的筒式過濾分配器、濾料分隔孔板以及三通式反沖分配器。其中,所述筒式過濾分配器的外層為套管,內層為縫隙篩管,在所述縫隙篩管和套管中間填裝有顆粒物;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一個由底端出水管、頂端進水管以及連接于所述底端出水管和頂端進水管之間的管路分配閥組而構成的反沖洗進出水走向轉換器,所述三通式反沖分配器的集水干管的中心以及兩個端節處均與底端出水管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種過濾裝置設計了新型的配水結構,避免反沖洗時核桃殼濾料的膨化高度過高,可避免小顆粒濾料堵塞篩管造成篩管憋壓、跑料。另外,在底部配水采用三通式反沖分配器,通過篩管縫隙的調整,提高反沖洗過水量,反沖洗過程中均勻布水同時減少反沖洗過水阻力,提高反沖洗效果。此外,采用雙層槳葉的濾料分散再生器在反沖洗過程中能夠對核桃殼濾料進行有效清洗再生,保證濾料再生效果。最重要的是,同時增加的反沖洗進出水走向轉換器,在反沖洗過程臨近結束前,能夠改變反沖洗進出水走向,利用高強度水流由上至下沖刷濾料層,以達到濾料層迅速壓實,可大大縮短核桃殼濾料的成床時間,進而提高過濾出水效果。綜上所述本種過濾器可有效解決常規核桃殼過濾器在處理聚驅污水和含聚污水時出現的成床時間長、反沖洗憋壓、跑料、濾后出水水質不合格等問題,保證了濾后出水水質達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筒式過濾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浮油聚集器,2-筒式過濾分配器,3-濾料分散再生器,4-濾料分隔孔板,5-三通式反沖分配器,6-底端出水管,7-過濾器筒體,8-頂端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所示,該種快速成床過濾裝置,包括一個在頂端具有浮油聚集器1的過濾器筒體7,其獨特之處在于:所述過濾器筒體7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采用雙層攪拌槳葉結構的濾料分散再生器3、采用雙層篩管結構的筒式過濾分配器2、濾料分隔孔板4以及三通式反沖分配器5。其中,所述筒式過濾分配器2的外層為套管,內層為縫隙篩管,在所述縫隙篩管和套管中間填裝有顆粒物;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一個由底端出水管6、頂端進水管8以及連接于所述底端出水管6和頂端進水管8之間的管路分配閥組而構成的反沖洗進出水走向轉換器,所述三通式反沖分配器5的集水干管的中心以及兩個端節處均與底端出水管6相連通。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筒式過濾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由套管,內部篩管,內部輕質高強低密度顆粒組成。反沖洗過程中水由下部布水孔進入套管中,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顆粒上浮包裹在篩管表層,由于其包裹作用導致濾料無法接觸到篩管,同時顆粒間孔隙能夠保證水流暢通,解決了濾料導致篩管堵塞問題。反沖洗結束后在正向過濾來水作用下,包裹在篩管表層顆粒裝介質脫落下來,儲存在套管內。
本裝置的工作過程為,污水過濾過程由頂端進水管進口進入,經過筒式過濾分配器均勻分布在濾料表層,污水經由過濾裝置內濾床后,水中污油以及懸浮固體被濾床截留,處理后水經由濾料分隔孔板以及三通式反沖分配器流入出口,最終濾后出水經泵提升至清水罐。反沖洗過程,反沖洗進水由過濾裝置出口底端出水管進入,首先經過三通式反沖分配器配水,隨后流經濾料分隔孔板再次均勻配水后清洗濾料,反沖洗過程前期,開啟濾料分散再生裝置,濾料在水力以及攪拌的雙重作用之下膨化到一定高度,清洗掉雜質后的污水,經由筒式過濾分配器流至過濾裝置進口,經由反沖洗出口流入回收池;反沖洗臨近結束階段,通過開啟或關閉反沖洗進出水走向轉換器中的相應閥門,改變反沖洗進出水流向,反沖洗水流方向改為由上至下,依次通過浮油聚集器、筒式過濾分配器、濾床、濾料分隔孔板以及三通式反沖洗分配器,最終由出口流出至回收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思強,未經李思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15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