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座墊用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0073.6 | 申請日: | 2013-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83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涂建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涂建光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F04D2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趙慧;王道川 |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座墊 風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座墊的內部零件,特別涉及一種座墊用風機。
現如今的座墊以皮革材料、棉麻等材料為主,但是在夏季等室內或車內溫度很高的時候,久坐在座墊上出的汗積聚在身體與座墊之間,很難散發,尤其是腰背部和臀部,這在一些司機職業的人們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如果汗液久久不能散發,則容易滋生細菌,生褥瘡或長痱子等,對健康十分不利。
鑒于此,擁有通風內層的通風座墊應運而生。風機是通風座墊必不可少的一種零件,現有的風機為利用扇葉的轉動沿輪軸的方向進風,垂直于輪軸的方向出風。這種送風方式決定了此類風機在使用時必須保證其入風方向具有一定空間,否則將會由于入風口堵塞而影響送風效果。有些座墊將風機設計為座墊最下部,座墊工作時,風機抽取的是空間下層的空氣。而下層空氣一般都較渾濁,灰塵等固體顆粒物含量也較多,尤其是在車內這類狹小空間內,因而這種設計方式不利于使用者身體健康。而設計放于其他部位又會占用本來就很小的使用空間。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座墊用風機,使得風機放置于細小空間時,入風口不受影響,在節省使用空間的同時,保證座墊通風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座墊用風機,包括底板、扇葉、扇葉蓋板和頂蓋板;所述底板上設有出風口,且底板與扇葉蓋板形成與出風口導通的扇葉容納腔;扇葉安裝于所述扇葉容納腔內;所述頂蓋板與底板形成與外界空氣導通的氣流腔;所述扇葉容納腔與氣流腔通過設置于扇葉蓋板上的入風口導通。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內層側壁、外層側壁和后側壁;所述內層側壁和外層側壁均與后側壁相連;所述后側壁上設置有出風口;所述內層側壁、后側壁和扇葉蓋板,形成扇葉容納腔,扇葉容納腔內設有電機軸,扇葉安裝于電機軸上;所述外層側壁、內層側壁、扇葉蓋板和頂蓋板,形成氣流腔;所述底板的外層側壁和頂蓋板的側壁上還設置有用于導通氣流腔與外界空氣的導氣孔。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扇葉為離心葉輪。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離心葉輪的葉片為后向葉片。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出風口為管狀結構,其中一端與扇葉容納腔導通。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出風口為管狀結構,其中一端與扇葉容納腔導通。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出風口的出風端外表面設有環狀突起。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頂蓋板上小下大,其側壁呈傾斜狀且側壁下端圍成的圖形的面積等于底板面積。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出風口為管狀結構,其中一端與扇葉容納腔導通。
上述座墊用風機,所述出風口的出風端外表面設有環狀突起。
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氣流腔的存在使得氣流在進入入氣口前先進行預存儲,而氣流腔則是通過風機側壁上的導氣孔吸納外界空氣的,本實用新型在充分利用狹小空間的同時,保證鼓氣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風機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頂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風機工作時氣流走向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風機工作時氣流走向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1、底板;2、扇葉蓋板;3、頂蓋板;4、扇葉容納腔;5、氣流腔;6、導氣孔;7、扇葉;101、外層側壁;102、內層側壁;103、后側壁;104、出氣口;105、電機軸;201、入風口。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座墊用風機,包括底板1、扇葉、扇葉蓋板2和頂蓋板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涂建光,未經涂建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00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