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壓式醫用注射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8628.3 | 申請日: | 2013-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15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麗;賽淑紅;張紅秋;劉云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建麗 |
| 主分類號: | A61M5/178 | 分類號: | A61M5/178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309 山東省威海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壓 醫用 注射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加壓式醫用注射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四肢動脈、肝腎動脈、支氣管動脈、髂動脈及靜脈等血管的造影及甘露醇注射時,都需要使用加壓式注射器,尤其是主動脈造影及逆行性動脈造影,要求在短時間內注入大量造影劑,才不被血液稀釋,獲得質量良好的造影片,上述措作一般采用電動加壓式注射器,其由電動機經傳動裝置帶動推桿將注射器內的藥液推入人體,其不足是結構復雜、移動不方便,使用受到限制,所以有些場所還使用普通的手推式注射器,手推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桿、推柄和針頭,針頭后端設有針栓,針筒前端設有針座,針頭和針筒經針栓和針座相連接,針座上設有連通針筒與針頭的針座孔,活塞設在針筒內,推桿前端與活塞固定連接,后端與推柄固定連接,其不足是操作不方便、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大、注射效果差,另外在使用過程中還常由于注射阻力、注射壓力的增加,使針頭與針筒相脫離,針筒內的藥液及患者血管內的藥液噴出,導致注射失敗、浪費藥液,還易發生發生交叉感染現象,造成不該發生的醫療事故出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針頭與針筒結合牢固的加壓式醫用注射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加壓式醫用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桿、推柄和針頭,針頭后端設有針栓,針筒前端設有針座,針頭和針筒經針栓和針座相連接,針座上設有連通針筒與針頭的針座孔,活塞設在針筒內,推桿插入針筒前端與活塞后端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把手式推柄和拉柄,推柄與椎桿后端相連接,拉柄經固定環與針筒相連接,針栓設有內螺紋,針座設有外螺紋,針栓和針座經螺紋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針栓套在針座上并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相連接,再將針頭刺入使用者體內,將推柄置于操作者手撐并由大拇指夾持,用食指向后拉拉柄,針筒內的活塞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動,將針筒內的藥液推入人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使用安全等優點,使用時不管注射阻力和注射壓力有多大,針栓都不會與針座相脫離,有效預防注射器造成交叉感染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加壓式醫用注射器,包括針筒1、活塞2、推桿3、推柄4和針頭5,針頭5后端設有針栓6,針筒1前端設有針座7,針頭5和針筒1經針栓6和針座7相連接,針座7上設有連通針筒1與針頭5的針座孔,活塞2設在針筒內,推桿3插入針筒前端與活塞2后端固定連接,上述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連接關系與現有技術相同,此不贅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設有把手式推柄4和拉柄8,推柄4與椎桿3后端相連接,拉柄8經固定環9與針筒1相連接,針栓6設有內螺紋,針座7設有外螺紋,針栓6和針座7經螺紋相連接,使用時,將針栓套在針座上并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相連接,再將針頭刺入使用者體內,將推柄置于操作者手撐并由大拇指夾持,用食指向后拉拉柄,針筒內的活塞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動,將針筒內的藥液推入人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使用安全等優點,使用時不管注射阻力和注射壓力有多大,針栓都不會與針座相脫離,有效預防注射器造成交叉感染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建麗,未經王建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86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豌豆淀粉和蛋白質的聯合提取工藝
- 下一篇:一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