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4183.1 | 申請日: | 2013-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3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強;黃土坤;王景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7/00 | 分類號: | F16N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292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轂 自動 注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注油機,具體涉及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
背景技術
在我國現階段,汽車輪轂生產已經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而輪轂加潤滑油操作目前還是以人工加油操作為主。由于輪轂內部結構比較復雜,在手工加油工作過程中,無法準確的控制各部位的加油量,更無法在兩個位置同時加油,甚至會出現滴油的現象。一方面造成潤滑油的浪費,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輪轂需要潤滑的部位沒有得到足夠的潤滑,影響輪轂的正常使用及保養。另外,手工加油對人力的要求多,工作量大、勞動強度高且對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避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作出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工件生產效率和質量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轉動機構及注油裝置,所述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管及驅動所述注油管進入輪轂內的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導軌、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第一滑座、設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二導軌、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滑座及兩端分別與第二滑座和注油管連接的連接桿。
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的第一氣缸和驅動第二滑座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導軌上。
所述轉動機構包括中空轉軸、固定在中空轉軸上的中空轉盤及驅動所述中空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通過傳動部件與中空轉軸傳動連接。
所述中空轉軸外還套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通過安裝在套筒與中空轉軸之間的軸承轉動連接,所述套筒固定在機架上。
所述驅動裝置為擺線針輪減速機,所述傳動部件為分別安裝在擺線針輪減速機輸出軸及中空轉軸上的兩皮帶輪及傳動連接于兩皮帶輪之間的皮帶。
所述中空轉軸上還安裝有鎖緊皮帶輪的調整鎖片。
所述注油管的上端設有一油管接頭,下端設有一注油嘴,所述注油嘴的側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注油孔。
所述連接桿通過一管夾與注油管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能對輪轂一個位置或同時對兩個位置自動進行注油,通過定位裝置實現準確定位,使得注油效率更高,避免人工操作時出現操作緩慢及加油不到位等問題,提高了輪轂注油的效率和質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圖2的B-B向剖視圖
附圖標識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包括機架10、安裝在機架10上的轉動機構及注油裝置,該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管41及驅動注油管41進入輪轂60內的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導軌51、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51上的第一滑座52、設于第一滑座52上的第二導軌54、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54上的第二滑座55及兩端分別與第二滑座55和注油管41連接的連接桿57。注油管41的上端設有一油管接頭42,下端設有一注油嘴43,注油嘴43的側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注油孔44。連接桿57通過一管夾61與注油管41連接。
定位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52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51上的的第一氣缸53和驅動第二滑座55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54上的第二氣缸56,第一氣缸53固定在機架10上,第二氣缸56固定在第二導軌54上。
轉動機構包括中空轉軸21、固定在中空轉軸21上的中空轉盤22及驅動中空轉軸21轉動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通過傳動部件與中空轉軸21傳動連接。
中空轉軸21外還套設有一套筒29,套筒29通過安裝在套筒29與中空轉軸21之間的軸承30轉動連接,套筒29固定在機架10上。軸承30可采用深溝球軸承和單向平底推力球軸承,采用多種軸承30是為了提高中空轉軸21不同方向的受力均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41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