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及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2148.6 | 申請日: | 2013-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54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國榮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4427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插頭 充電器 手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電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可內置在手機中的含插頭的充電裝置及內置了此裝置的手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時下電子產品(諸如手機、平板電腦音樂播放器等)已完全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中。大量電子產品向小型化、便攜性發展。然而,為了維持電子產品在攜帶過程中能使用,電池必不可少。但是伴隨著電子產品功能和屏幕的日益加大,其能耗也屢創新高,很多用戶電池一天都用不了人又在外面產品又沒有電讓很多用戶被之苦惱。與此同時電池容量受到體積、技術的限制進入瓶頸難以短時內得到突破。因此電子產品、特別是便攜式電子產品往往面臨這續航能力不足在外面產品無電的煩勞,現有電子產品在沒電時只能通過更換電池或者外插充電器進行充電,無論那種方案都需要多攜帶一個部件(電池或充電器),無疑對使用攜帶而言有諸多的不便。而若想將插頭充電器直接內置到電子產品中會導致產品體積過大、厚度太厚的問題不適合現在的審美觀,與時下市場追求產品輕、薄的消費追求相違背,難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內置在手機中的含插頭的充電裝置及內置了此裝置的手機,使得用戶隨時隨地都可在任何地方充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它包括插頭及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有電源板,電源板中設置有通孔,通孔中容置有變壓器,變壓器與電源板電相連;所述電源板與插頭電相連;
上述結構中,所述殼體一側適配插頭形成有讓位槽;
上述結構中,所述插頭為A型插頭,其包括兩個插腳、絕緣包裹部及導線,兩個插腳與絕緣包裹部由模內注塑固定且于絕緣包裹部側壁引出所述導線,導線連接至電源板與其電連接;所述插腳的最寬處不高于6mm;
上述結構中,所述插腳于連接絕緣包裹部一端的外尺寸小于其他部分外尺寸;
上述結構中,所述電源板中的通孔中還容置有電容,電容與電路板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手機,它包括顯示屏、主體與后蓋,于主體內一側設有主控板,另一側設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放置有如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所述后蓋上對應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插頭設置有過孔;所述主控板與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電源板電氣相連;所述插頭可于容置腔內轉動收納、打開,并于打開狀態時當后蓋蓋于主體上后可對應伸出至后蓋過孔外;
上述結構中,所述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電源模塊的殼體對應顯示屏一側設有讓位凹臺;
上述結構中,所述主體由前殼、后殼組成;所述容置腔分為兩部分,所述后殼于相對后蓋一側表面內凹形成有適配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插頭的第一容置腔,另一側表面內凹形成有適配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電源模塊的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與第二容置腔之間設有過線孔;
上述結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設有用于卡接插頭的凸肋;所述電源模塊的殼體四周對應第二容置腔設有卡臺;
上述結構中,所述后蓋的于連接主體一側表面對應設有面積與過孔適配的隔離片,隔離片于后蓋表面樞接,隔離片可通過旋轉遮蔽或不遮蔽所述過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種充電器的電源模塊中變壓器沉板結構的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從而最大程度縮小了充電器外尺寸,使其能適用內置在電子產品中使用,進而使得電子產品可隨時通過其插頭直接連接充電,大大提高了其續航的便攜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殼體及插頭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電源板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的整體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的后蓋一側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的后蓋另一側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的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顯示屏及主控板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可內置含插頭的充電器的插頭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的后蓋一側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的后蓋另一側結構示意圖。
1-后蓋;2-后殼;4-插頭;5-殼體;6-電源板;7-主控板;8-顯示屏;9-前殼;11-過孔;12-隔離片;21-第一容置腔;22-凸肋;23-第二容置腔;41-插腳;42-絕緣包裹部;43-導線;51-卡臺;52-讓位凹臺;54-讓位槽;61-變壓器;62-電容;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國榮,未經徐國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21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