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瀝青三大指標試驗瀝青盛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0944.6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51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郝培文;張銘銘;徐金枝;黃凌輝;汪托;郭重霄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42 | 分類號: | G01N33/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指標 試驗 盛樣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路用材料的試驗儀器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瀝青三大指標試驗瀝青盛樣器。
背景技術
瀝青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道路工程的路用原材料,其性能對于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影響很大。在我國一般采用針入度、延度、軟化點等試驗來測試瀝青的基本性能,這三個試驗不僅能反應瀝青的基本性能,同以其試驗方法簡單、對設備要求不高的特點在道路工程領域中有著十分廣泛的使用,一般也稱之為瀝青三大指標試驗。
在實際試驗中,三大指標試驗試樣一般都是同時澆筑的,試驗人員一般根據經驗來判斷三大指標試驗所需的瀝青用量,通常采用一次性紙杯、快餐杯等來對瀝青進行取樣、澆筑瀝青試樣。對于經驗不足的試驗人員,一般難以準確的判斷試驗所需的瀝青用量;同時在澆筑瀝青三大指標試樣時普遍采用一次性紙杯,這不僅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容易燙傷手,試驗人員的安全也存在隱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瀝青三大指標試驗瀝青盛樣器,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經久耐用、易于清理,有效提高試驗效率,可在公路施工現場和瀝青試驗室推廣使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一種瀝青三大指標試驗瀝青盛樣器,包括透明外殼,該透明外殼的側壁上裝有握柄;握柄所在透明外殼的側壁所對的側壁的頂端開有槽;透明外殼的側壁上刻有刻度。
進一步的,所述握柄外設置有絕熱層。
與已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經久耐用。
2、透明外殼上帶有刻度線,通過刻度標線可準確判斷瀝青三大指標試驗所需瀝青用量,簡潔直觀,方便試驗人員掌握。
3、該盛樣器上設置有帶有絕熱層的握柄,可有效保障試驗人員的安全。
4、本實用新型頂部設有槽,方便試驗人員進行試驗澆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釋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瀝青三大指標試驗瀝青盛樣器,包括透明外殼2,該透明外殼2的側壁上裝有握柄3,握柄3外設置有絕熱層4;握柄3所在透明外殼2的側壁所對的側壁的頂端開有槽1;透明外殼2的側壁上刻有刻度5,刻度5具體數值為30、50、70、90、110、130、160、200、250、300、350,包括我國通常使用的絕大部分瀝青的針入度。
絕熱層4采用電木等隔熱效果較好的材料,以有效保護試驗人員不被熱瀝青燙傷。
在各種瀝青的三大指標試驗中,延度、軟化點試驗的瀝青用量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別在于針入度試驗的瀝青用量,通過預估所測瀝青的針入度值以及試驗中損耗瀝青用量,加上軟化點、延度試驗的瀝青用量,即得出不同的針入度,然后根據透明外殼2上的刻度標線,可準確判斷三大指標試驗所需的瀝青用量;同時頂部設有的槽1可方便澆筑瀝青試樣;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瀝青試驗的步驟:
1、按照規范要求將所要進行試驗的瀝青置于電爐上或烘箱中加熱,使其融化開。
2、將本實用新型洗凈并烘干,同時預估該瀝青的針入度值,如該瀝青為70號瀝青,則在將已融化的熱瀝青倒入盛樣器時,認準器體內部70號瀝青刻度標線,只需將瀝青倒入盛樣器直至70標線處即可。
3、在澆筑瀝青三大指標試驗試樣時,握住盛樣器的握柄2,傾斜透明外殼2,讓瀝青從槽3流出,從而方便、快速的澆筑試驗試樣。
4、澆樣結束后,清洗干凈準備下一試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09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