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接蒸發冷卻器與蒸發式冷凝器相結合的冷水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0695.0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61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翔;張鑫;盛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接 蒸發 冷卻器 冷凝器 相結合 冷水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制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由直接蒸發冷卻器與蒸發式冷凝器相結合的冷水機組。
背景技術
節能減排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睦社會的重大舉措,如今全球能源的嚴重缺乏已經是一個嚴峻的事實。蒸發式冷凝器是冷卻水重復使用的重要設備,它具有冷凝效果好、節水、節能、安裝維護方便、占地面積小及運行費用低的特點。在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短缺及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推進蒸發冷凝器的使用和發展對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有一定的緩解。但是,蒸發冷凝器的性能和使用地區的氣候息息相關,如何結合其性能條件并結合氣候進行調整,進行智能化設計是今后空氣調節裝置的研究方向。
直接蒸發冷卻技術已經在我國西北地區和南方沿海地區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廣泛的使用,并且其設備結構簡單容易實現。冷凝是指氣體或液體遇冷而凝結,如: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水遇冷變成冰,有相變的過程;而冷卻則是指使熱物體的溫度降低而不發生相變化的過程。將直接蒸發冷卻器與蒸發式冷凝器相結合,能發揮出直接蒸發冷卻器和蒸發式冷凝器的優勢,其中蒸發式冷凝器的節能效果取決于環境濕球溫度,通過直接蒸發冷卻預冷室外空氣,空氣溫度降低,大大提高冷凝器的節能效果;此外,將直接蒸發冷卻器和蒸發式冷凝器相結合構成的機組機構緊湊,共同使用一個風機,節省了風機的能耗,大大提高蒸發冷卻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接蒸發冷卻器與蒸發冷凝器相結合的冷水機組,不僅在節省風機能耗的同時提高了蒸發冷卻的效率,而且擴大蒸發式冷凝器的使用地域。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直接蒸發冷卻器與蒸發冷凝器相結合的冷水機組,包括有機組殼體,機組殼體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排風機、擋水板及蒸發式冷凝器,蒸發式冷凝器包括有冷凝盤管,冷凝盤管與擋水板之間設置有噴淋裝置I,冷凝盤管的下部依次設置有風道和集水箱Ⅱ,集水箱Ⅱ通過水管與噴淋裝置I連接,水管上設置有水泵Ⅱ,風道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直接式蒸發冷卻器Ⅱ、直接式蒸發冷卻器I,機組殼體的外部設置有蒸發器和壓縮機,冷凝盤管與蒸發器、壓縮機之間通過管網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直接式蒸發冷卻器Ⅱ,包括有填料Ⅱ,填料Ⅱ的上部設置有噴淋裝置Ⅲ,填料Ⅱ的下部設置有集水箱Ⅲ,集水箱Ⅲ通過供水管與噴淋裝置Ⅲ連通,供水管上還設置有水泵Ⅲ。
直接式蒸發冷卻器I的結構,包括有填料I,填料I的上部設置有噴淋裝置Ⅱ,填料I的下部設置有集水箱I,集水箱I通過另一供水管與噴淋裝置Ⅱ連通,供水管上還設置有水泵I。
集水箱Ⅲ和集水箱I分別設置于集水箱Ⅱ的兩側。
直接式蒸發冷卻器Ⅱ和直接式蒸發冷卻器I所對應的機組殼體側壁設置有新風口。
排風機所對應的機組殼體頂部設置有排風口。
冷凝盤管與蒸發器、壓縮機之間連接的管網結構為:蒸發式冷凝器內冷凝盤管的進水管依次與機組殼體外部的壓縮機、蒸發器連接,冷凝盤管的出水管與蒸發器連接,出水管上還設置有節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冷水機組先采用直接蒸發冷卻器對新風進行預冷,經直接蒸發冷卻器預冷的空氣干球溫度較低,再經過冷凝盤管外的噴淋水進行熱濕交換后與冷凝盤管內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提高換熱效率。
2)本實用新型的冷水機組將直接蒸發冷卻器和蒸發式冷凝器相結合,使得機組的機構緊湊,共同使用一個風機,在節省了風機的能耗的同時可大大提高蒸發冷卻的效率,擴大蒸發式冷凝器的使用地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直接蒸發冷卻器與蒸發冷凝器相結合的冷水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冷凝盤管,2.噴淋裝置I,3.排風機,4.擋水板,5.節流裝置,6.蒸發器,7.壓縮機,8.噴淋裝置Ⅱ,9.水泵I,10.集水箱I,11.直接式蒸發冷卻器I,12.集水箱Ⅱ,13.水泵Ⅱ,14.集水箱Ⅲ,15.水泵Ⅲ,16.直接式蒸發冷卻器Ⅱ,17.噴淋裝置Ⅲ,18.填料I,19.填料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06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線指引輔助揀選系統
- 下一篇:除渣系統





